卷八·东晋将相
西晋南渡,国势至弱,元帝为中兴主,已有雄武不足之饥,余皆童幼相承,无足称算。然其享国百年,五胡云扰,竟不能窥江、汉,苻坚以百万之众,至于送死淝水,后以强臣擅政,鼎命乃移,其于江左之势,固自若也,是果何术哉?尝考之矣,以国事付一相,而不贰其任,以外寄付方伯,而不轻其权,文武二柄,既得其道,余皆可概见矣。百年之间,会稽王昱、道子、元显以宗室,王敦、二桓以逆取,姑置勿言,卞壶、陆玩、郗鉴、陆晔、王彪之、坦之不任事,其真托国者,王导、庾亮、何充、庾冰、蔡谟、殷浩、谢安、刘裕八人而已。方伯之任,莫重于荆、徐,荆州为国西门,刺史常都督七八州事,力雄强,分天下半。自渡江讫于太元,八十余年,荷阃寄者,王敦、陶侃、庾氏之亮、翼、桓氏之温、豁、冲、石民八人而已,非终于其军不辄易,将士服习于下,敌人畏敬于外,非忽去忽来,兵不适将,将不适兵之比也。顷尝为主上论此,蒙欣然领纳,特时有不同,不能行尔。
西晋南渡之后,国势十分衰弱,晋元帝是中兴之主,已遭到“雄武不足”的讥讽,其余的君主都是童年甚至幼年时继承帝位,更不值一提,然而东晋国百年之久,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侵袭骚扰,竟不能窥视江、汉地区,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竟是到沈水送死来了。后来因为强臣专权,皇位才转移,但东晋政权在江左的势力长期安然自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曾经考察分析过,东晋把国家政事交给宰相,不设副职,把军事大权托付方伯,权力很重。文武两方面的权柄,既能得到合适的安排,其余的问题可以想见了,东晋百年之间,会稽王司马呈、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凭着是宗室执政,王敦、二桓(桓温、桓冲)则以悖逆掌权,姑且置之不论;卞壶、陆玩、郗鉴、陆晔、王彪之、坦之不办事;真正能托付国事的,不过王导、庾亮、何充、庾冰、蔡谟、殷浩、谢安、刘裕八人罢了。军事上的方伯之任,没有比荆、徐二州更重要的,荆州是国家的西大门,荆州刺史常总管七八个州的事情,实力雄厚强大,占天下一半。自晋元帝渡江即位到晋孝武帝太元末,八十余年,担负统兵将帅责任的,不过王敦、陶侃、庚家的亮、翼,桓家的温、豁、冲、石民八人罢了,非死在军中不轻易调动,所以将士在下熟悉服从他,敌人在外敬重惧怕他,不是那种忽去又忽来,兵不适应将,将不适应兵的情况可比拟的。不久前我曾为皇上论及这个问题,蒙皇上高兴地肯定并采纳了,只是因为时代有所不同,不能实行罢了。
- 推荐作品:
- 子
- 周礼
- 孝经
- 尔雅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