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汉晋太常
汉自武帝以后,丞相无爵者乃封候,其次虽御史大夫,亦不以爵封为闲。唯太常一卿,必以见候居之,而职典宗庙园陵,动辄得咎,由元狩以降,以罪废斥者二十人。意武帝阴欲损候国,故使居是官以困之尔。表中所载:酂侯萧寿成,坐牺牲瘦;蓼候孔臧,坐衣冠道桥坏;郸侯周仲居,坐不收赤侧钱;绳侯周平,坐不缮园屋;睢陵候张昌,坐乏祠;阳平侯杜相,坐擅役郑舞人;广阿侯任越人,坐庙酒酸;江邹侯靳石,坐离宫道桥苦恶;戚侯李信成,坐纵丞相侵神道;俞侯栾贲,坐雍牺牲不如令;山阳侯张当居,坐择博士弟子不以实;成安侯韩延年,坐留外国文书;新畤侯赵弟,坐鞫狱不实;牧丘侯石德,坐庙牲瘦;当涂侯魏不害,坐孝文庙风发瓦;轑阳侯江德,坐庙郎夜饮失火;薄侯苏昌,坐泄官书;弋阳侯任官,坐人盗茂陵园物;建平侯杜缓,坐盗贼多。自酂侯至牧丘十四候,皆夺国,武帝时也。自当涂至建平五侯,但免官,昭、宣时也。下及晋世,此风犹存,惠帝元康四年,大风,庙阙屋瓦有数枚倾落,免太常荀寓。五年,大风,兰台主者求索阿栋之间,得瓦小邪十五处,遂禁止太常,复兴刑狱。陵上荆一枝围七寸二分者被斫,司徒、太常奔走道路,太常禁止不解,盖循习汉事云。
西汉自武帝以后,凡是担任宰相职务而无爵位的人就可以被封为侯爵。宰相以下,虽然任御史大夫职务,一般情况下也不予封爵。九卿中只有太常卿一职,一定要以现任侯爵的担任,太常职掌宗庙和先帝陵园,往往动辄得咎,从汉武帝元狩年间以后,以吝种罪名被废斥的太常卿有二十人之多。估计是因为汉武帝想暗中削弱侯国的势力,所以故意让他们担任此职以便更容易抓到他们的过错。据史书记载以侯爵任太常卿而被削去封地或者免官的人主要有:酂侯萧寿成,因为犯了所用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太瘦的错误;蓼候孔臧,是因为犯了弄坏衣冠道桥的错误而被治罪;郸侯周仲居,是国为犯了不收赤侧钱(汉钱币名,以赤铜为外边,故名)的错误;绳侯周平,是因为犯了不修缮园屋的错误而被治罪;睢陵候张昌,是因为犯了没有祭祀皇帝祖先的错误而被治罪;阳平侯杜相,是因为犯了擅自征役郑地舞人的错误而被治罪;广阿侯任越人,是因为犯了宗庙里的祭祀用酒坏酸的错误而被治罪;江邹侯靳石,是因为去离宫的道路、桥梁太难走的错误而被治罪;戚侯李信成,是因为纵容宰相侵占神道(墓道,即神行之道)的缘故而被治罪;俞侯栾贲,是因为雍地(今侠西风翔)所贡牺牲不合乎要求的缘故;山阳侯张当居,是犯了选拔博士时弄虚作假的错误而被治罪;成安侯韩延年,是违犯了大臣不得私自留藏外国文书的规定而被治罪;新畤侯赵弟的罪行是鞠审案件时,弄虚作假而被治罪;牧丘侯石德的罪行是宗庙里的用于祭祀的牲畜太瘦而被治罪;当涂侯魏不害的罪行是孝文帝庙上的瓦被风吹掉了而被治罪;轑阳侯江德的罪行是看庙人夜间饮酒,致使宗庙失火;蒲侯苏昌的罪行是暴露了官府文书的内容;弋阳侯杜缓的罪行是盗贼暴徒太多。他们这些人中,从酂侯萧寿成到牧丘侯石德十四位侯,都被夺去爵位,削去封地,这是汉武帝时期。从当涂侯魏不害到建平侯社缓五位侯,只是免去了官职,仍然保留爵位,这是昭帝、宣帝时的事。此后到了晋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晋惠帝四年,有一天起了大风,宗庙阀房上瓦被吹掉几片,因此太常荀寓被免官。第二年,又起大风,御史台的御史到宗庙中检查受破坏的情况,发现有十五处的瓦倾斜,于是就停止了太常的职务,兴师问罪。皇帝的陵墓上有荆条一枝约有七寸二分粗细,被人砍去,致使司徒、太常非常紧张,后来太常因此而被关押,长期不能得到释放,这大概是因循汉代的习惯吧。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九章算术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