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易说卦
《易?说卦》荀爽《九家集解》《乾》“为木果”之下,更有四,曰:为龙,为车,为衣,为言。《坤》后有八,曰:为牝,为迷,为方,为囊,为裳,为黄,为帛,为浆。《震》后有三,曰:为王,为鹄,为鼓。《巽》后有二,曰:为杨,为鹳。《坎》后有八,曰:为宫,为律,为可,为栋,为丛棘,为狐,为蒺藜,为桎梏。《离》后有一,曰:为牝车。《艮》后有三,曰:为鼻,为虎,为狐。《兑》后有二,曰:为常,为辅颊。注云“常,西方神也。”陆德明以其与王弼本不同,故载于《释文》。按:《震》为龙与《乾》同,故虞翻、干宝本作“駹”。
在《 易?说卦》荀爽的《 九家集解》《乾》“为木果”之下,又有四种性质,即:为龙,为车,为衣,为言。《 坤》 卦后有八种,即:为牝,为迷,为方,为囊,为裳,为黄,为帛,为浆。《 震》 卦后有三种,即::为王,为鹄,为鼓。《巽》 卦后有二种,即:为杨,为鹳。《 坎》 卦后有八种,即:为宫,为律,为可,为栋,为丛棘,为狐,为蒺藜,为桎梏。《 离》 卦后有一种,即:为牝车。《艮》 卦后有三种、即:为鼻,为虎,为狐。《 兑》 卦后有二种,即:为常,为辅颊。注释说:“常,为西方神。”陆德明因为苟爽的说法与王弼本不同,因而将它记录在《 经典释文》 一书中.按:《 震》 为龙与《 乾》 为龙相同,所以,虞翻、干宝本作“駹”。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庐山记
- 通典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