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类·卷十四
◎高先生轶事
高螺舟先生鉴,杭人也,彭雪琴侍郎乃其门下士,为言其轶事云:“道光间,先生奉命封琉球国王。礼成,散步于馆外,见一屋中有棺焉,前和有题识曰‘天朝参将某公之柩’,异而询之,则乾隆间护送封王之使,至彼国而以病死者也。问何不归,曰:‘海船忌载柩。’先生曰:‘是俗忌耳,何足虑。吾当归之。’谋于副使,副使不可,先生曰:‘吾两人犹彼也,万一死海外,亦无归乎?请以吾舟载之,虽沉溺无悔。’而一舟之人亦皆执不可。先生怒曰:‘此吾舟也,吾为政!’卒载之行。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崩角于先生之前者数十人,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其势汹汹,殆不可止。先生叹曰:‘彼在外国,固幸无恙;吾载之归,反弃之海。吾何以对死者乎?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闻之踊跃从事。数人舁柩至船头,又数人为陈设祭品,又数人告具于先生。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众人环顾,罔措手足。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姑徐之,风作,再议可也。’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参将故粤人,访其家而归之。”仁者必有勇,先生之谓欤,而忠信之可以涉波涛,益信矣。先生曾视学广东,时海警初起,先生屡上封事,且劾粤督甚切,俄授先生衡州府知府。侍郎其部人也,方应童子试,先生见而才之,招至署中,教以读书作文之法,衡阳一县应童试者千余人,入学颇不易,侍郎是岁县试,正场及初二复,不出前三名,咸拟正案第一,侍郎亦自谓然。及终复之日黎明,麋集县前,忽府吏持柬来请县令,令乘轿去,未久即反,点名给卷如常,至正案发,乃第三。越数日,召而语之曰:“以文论,汝宜第一矣,亦知不得之故乎?”谢不知。曰:“府尊意也。终复之日来召我,即为此。府尊曰:‘彭某他日名位未可量。一衿之得失迟早皆可不计,今岁在吾署读书,若县试第一人必谓明府推屋乌之爱耳,是其终身之玷矣。’”是岁侍郎竟不入学。后数年,始隶诸生之籍。侍郎以此感先生知遇益甚。余谓先生与侍郎皆有古人风也,因并记之。
◎段金坛之行谊
金坛段若膺大令,七十丧亲,如孺子哀,八十祭先,未尝不哭泣。八十时读书,未尝不危坐,坐卧有尺寸,未尝失之。见其外孙龚自珍定庵续集。可见士大夫非至性天植、操行不瑕者,必不能壹志殚精,成千古绝业也。
◎石韫玉之卫道
吴门石琢堂殿撰韫玉,以文章伏一世,其律身清谨,实不愧道学中人。未达时,见淫词小说一切得罪名教之书,辄拉杂摧烧之,家置一纸库,名曰孽海,收毁几万卷。一日阅《四朝闻见录》,中有劾朱文公疏,诬诋极丑秽,忽拍案大怒,亟脱妇臂上金跳脱,质钱五十千,遍搜东南坊肆,得三百四十余部,尽付诸一炬,可谓严于卫道矣。是年南闱发解,庚戌魁多士。夫因果之说,儒者不道,然以一穷诸生,毅然以辟邪说、扶名教自任,其胸襟气节,岂复第二流人物所有。
◎吴和甫之清贫
泰兴吴和甫少宰存义,直南书房时,文宗偶临幸,见其貂褂黯敝,笑询之,叩首对曰:“臣自授编修至今,已二十年矣。”上太息,次日即蒙黑貂之赐。后少宰督滇学还,奉命兼署顺天府丞,召对时,谕之曰:“朕闻顺天府丞,每逢考试,卖卷可得千金,聊偿汝在滇之清苦。”少宰视学吾浙,每述及先皇厚恩,未尝不潸然泪下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