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督脉·督脉为病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谓腰横骨上毛际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王启玄曰∶此乃任冲二脉之病,不知何以属之督脉。李濒湖曰∶督脉虽行于背,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则由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上颐,环唇,而入于目之内 。故显此诸证,启玄盖未深考尔。
素问曰∶督脉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高摇之,挟骨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秦越人难经曰∶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王海脏曰∶此病宜用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细辛、 本、黄连、大黄、附子、乌头、苍耳之类。
张仲景金匮云∶脊强者,五 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螈 。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穴。
又曰∶ 家脉,筑筑而弦直上下行。
王叔和脉经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
又曰∶脉来中央浮直,上下动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宜灸顶上三壮。
素问风论曰∶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王启玄云∶脑户乃督脉、足太阳之会故也。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宋史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