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筋极第四
(论三首,方七首,灸法七首)
论曰∶夫六极者,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风气应于肝,雷气动于心,谷气感于脾,雨气润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所以窍应于五脏,五脏邪伤,则六腑生极,故曰五脏六极也。
论曰∶凡筋极者主肝也,肝应筋,筋与肝合,肝有病从筋生。又曰∶以春遇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则阳气入于内,阴气出于外,若阴气外出,出则虚,虚则筋虚,筋虚则善悲,色青苍白见于目下,若伤寒则筋不能动,十指爪皆痛,数好转筋,其源以春甲乙日得之伤风,风在筋为肝虚风也。若阳气内发,发则实,实则筋实,筋实则善怒,嗌干伤热则咳,咳则胁下痛不能转侧,又脚下满痛,故曰肝实风也。然则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善治病者,病在皮毛、肌肤、筋脉而治之,次治六腑,若至五脏则半死矣。
扁鹊云∶筋绝不治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黑,呼骂口不息,筋应足厥阴,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筋先死矣。
治筋实极则咳,咳则两胁下缩痛,痛甚则不可转动,橘皮通气汤方。
橘皮(四两) 白术 石膏(各五两) 细辛 当归 桂心 茯苓(各二两) 香豉(一升)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治筋实极,则两脚下满,满而痛,不得远行,脚心如割,筋断折痛不可忍,丹参煮散方
丹参(三两) 川芎 杜仲 续断 地骨皮(各二两) 当归 通草 干地黄 麦门冬 升麻禹余粮 麻黄(各一两十八铢) 牛膝(二两六铢) 生姜(切,炒取焦干) 牡蛎(各二两)
上十七味治下筛,为粗散,以绢袋子盛散二方寸匕,以井花水二升煮,数动袋子,煮取一升,顿服,日二。
治筋实极,手足爪甲或青或黄、或黑乌黯,四肢筋急烦满,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三升) 生葛汁 生玄参汁(各一升) 大黄 升麻(各二两) 栀子仁 麻黄 犀角(各三两) 石膏(五两) 芍药(四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七升煮七物,取二升,去滓,下地黄汁,煎一两沸,次下葛汁等,煎取三升,分三服,日再。
治筋虚极、筋痹,好悲思,颜色苍白,四肢嘘吸,脚手拘挛,伸动缩急,腹中转痛,五加酒方。
五加皮(一斤) 枳刺(二升) 大麻仁(三升) 猪椒根皮 丹参(各八两) 桂心 当归甘草(各三两) 天雄 秦椒 白藓 通草(各四两) 干姜(五两) 薏苡仁(半升)川芎(五 ?
上十五味 咀,以绢袋盛,清酒四斗渍,春夏四日,秋冬六七日。初服六七合,稍稍加,以知为度。
治筋虚极,则筋不能转,十指爪皆痛,数转筋,或交接过度,或病未平复交接,伤气,内筋绝,舌卷唇青,引卵缩, 脉疼急,腹中绞痛,或便欲绝,不能饮食,人参酒方。
人参 防风 茯苓 细辛 秦椒 黄 当归 牛膝 桔梗(各一两半) 干地黄 丹参 枣(三十枚) 五加皮(一升) 生姜(切,炒干) 乌麻(碎)(各?
上二十二味 咀,钟乳别以小袋子盛,以清酒二斗半浸五宿,温服三合,日再,无所闻,随意增进。(一本无乌麻,用杜仲二两半。
治交接损,卵缩筋挛方。
烧妇人月经衣灰,服方寸匕。
治筋绝方熬蟹脑足髓纳疮中,筋即续。
劳冷气逆,腰髋冷痹,脚屈伸难,灸阳跷一百壮,在外踝下容爪。
腰背不便,转筋急痹筋挛,灸第二十一椎,随年壮。
转筋,十指筋挛急,不得屈伸,灸脚外踝骨上七壮。
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壮,在内踝前筋里宛宛中。
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灸下满各五十壮,老人加之,小儿随年壮。又云,此二穴,喉肿厥逆,五脏所苦,鼓胀,并悉主之。
转筋胫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横筋上三壮。
腹胀转筋,灸脐上一寸二十壮。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诗经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庄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