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方下·补益第十八
(论一首 方十四首)
论曰∶凡妇人欲求美色,肥白罕比,年至七十与少不殊者,勿服紫石英,令人色黑,当服钟乳泽兰丸也。
柏子仁丸
治妇人五劳七伤,羸冷瘦削,面无颜色,饮食减少,貌失光泽,及产后断绪无子,能久服,令人肥白补益方。
柏子仁 黄 干姜 白石英 钟乳(各二两) 川椒(一两半) 杜仲 当归 甘草(各四十二铢) 浓朴 桂心 桔梗 赤石脂 苁蓉 五味子 白术 细辛 独活 人参 石斛 白芷 芍药(各一两) 泽兰(二两六铢) 本 芜荑(各十八铢) 紫石英(二两) 干地黄
上三十味为末蜜和,酒服二十丸如梧子,不知加至三十丸。(《千金翼》无乌头,有龙骨、防葵、茯苓、秦艽各半两为三十三味并治产后半身枯悴。)
大五石泽兰丸
治妇人风虚寒中,腹内雷鸣,缓急风头痛寒热,月经不调,绕脐恻恻痛,或心腹痞坚,逆害饮食,手足常冷,多梦纷纭,身体痹痛,荣卫不和,虚弱不能动摇,及产后虚损,并宜服方。
钟乳 禹余粮 紫石英 甘草 黄 (各二两半) 石膏 白石英 川椒 干姜(各二两)泽兰(二两六铢) 当归 桂心 川芎 浓朴 柏子仁 干地黄 细辛 茯苓 五味子 龙骨(各一两半) 石斛 远志 人参 续断 白术 防风 乌头(各三十铢) 山茱萸 紫菀(各一两) 白芷 本 芜荑(各十八铢)
上三十二味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千金翼》有阳起石二两。)
小五石泽兰丸
治妇人劳冷虚损,饮食减少,而无光色,腹中冷痛,经候不调,呼吸少气无力。补益温中方。
钟乳 紫石英 矾石(各一两半) 白石英 赤石脂 当归 甘草(各四十二铢) 石膏 阳起石 干姜(各二两) 泽兰(二两六铢) 苁蓉 龙骨 桂心(各二两半) 白术 芍药 浓朴 人参 川椒 山茱萸(各三十铢) 柏子仁 本(各一两) 芜荑(十八铢)
上二十三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 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
增损泽兰丸
治产后百病,理血气,补虚劳方。
泽兰 甘草 当归 川芎(各四十二铢) 附子 干姜 白术 白芷 桂心 细辛(各一两) 防风 人参 牛膝(各三十铢) 柏子仁 干地黄 石斛(各三十六铢) 浓朴 本 芜荑(各半两) 麦门冬(二两)
上二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大
补益当归丸
治产后虚羸不足,胸中少气,腹中拘急疼痛,或引腰背痛,或所下过多,血不止,虚极乏气,昼夜不得眠,及崩中,面目脱色,唇干口燥。亦治男子伤绝,或从高堕下,内有所伤,脏虚吐血,及金疮伤犯皮肉方。
当归 川芎 续断 干姜 阿胶 附子 白术 吴茱萸 芍药(各二两) 白芷(三两)桂心 干地黄(十两) 甘草(四两)
上十三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夜一,不知加至五十丸。若有真蒲黄加一升绝妙。
白芷丸
治产后所下过多,及崩中伤损,虚竭少气,面目脱色,腹中痛方。
白芷(五两) 干地黄(四两) 续断 干姜 当归 阿胶(各三两) 附子(一两)
上七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四五服。无当归 川芎代,入蒲黄一两妙,无续断,大蓟根代。
紫石英柏子仁丸
治女子遇冬天时行温风,至春夏病热头痛,热毒风虚,百脉沉重,下赤白,不思饮食,而头眩心悸,酸 恍惚,不能起居方。
紫石英 柏子仁(各三两) 乌头 桂心 当归 山茱萸 泽泻 川芎 石斛 远志 寄生 苁蓉 干姜 甘草(各二两) 川椒 杜蘅(一作杜仲) 辛夷(各一两) 细辛(一两半)
上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服。一方用牡蛎一两
钟乳泽兰丸
治妇人久虚羸瘦、弱甚,肢体烦痛,脐下结冷,不能食,面目瘀黑,忧恚不乐,百病方。
钟乳(三两) 泽兰(三两六铢) 防风(四十二铢) 人参 柏子仁 麦门冬 干地黄 石膏 石斛(各一两半) 川芎 甘草 白芷 牛膝 山茱萸 薯蓣 当归 本(各三十铢)细辛
上二十一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加至四十丸,日二服。
大泽兰丸
治妇人虚损及中风余病疝瘕,阴中冷痛;或头风入脑,寒痹筋挛缓急,血闭无子,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或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及泄痢淋沥;或五脏六腑寒热不调,心下痞急,邪气咳逆;或漏下赤白,阴中肿痛,胸胁支满;或身体皮肤中涩如麻豆,苦痒,痰癖结气;或四肢拘挛,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目眩无所见;或上气恶寒洒淅如疟;或喉痹鼻 ,风痫癫疾;或月水不通,魂魄不定,饮食无味,并产后内衄,无所不治,服之令人有子方。
泽兰(二两六铢) 本 当归 甘草(各一两十八铢) 紫石英(三两) 川芎 干地黄 柏子仁 五味子(各一两半) 桂心 石斛 白术(各一两六铢) 白芷 苁蓉 浓朴 防风 薯蓣 茯苓 干姜 禹余粮 细辛 卷柏(各一两) 川椒 人参 杜仲 牛膝 蛇床子 续断 艾叶 芜荑(各十八铢) 赤石脂 石膏(各二两)
上三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至四十丸。久赤白痢,去干地黄、石膏、麦门冬、柏子仁,加大麦 、陈曲、龙骨、阿胶、黄连各一两半,有钟乳加三两良。一方有枳实十八铢,麦冬一两半。
小泽兰丸
治产后虚羸劳冷,身体 瘦方。
泽兰(二两六铢) 当归 甘草(各一两十八铢) 川芎 柏子仁 防风 茯苓(各一两)白芷 川椒 本 细辛 白术 桂心 芜荑 人参 食茱萸 浓朴(各十八铢) 石膏(二两)
上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服,稍加至四十丸。无疾者,根据此方春秋二时常服一剂,甚良。有病虚羸黄瘦者服如前。
(一方无茯苓、石膏,有芍药、干姜。)
紫石英天门冬丸
治风冷在子宫、有子常堕落,或始为妇便患心痛,仍成心疾,月水都未曾来,服之肥充,令人有子方。
紫石英 天门冬 禹余粮(各三两) 芜荑 乌头 苁蓉 桂心 甘草 五味子 柏子仁 石斛 人参 泽兰 远志 杜仲(各二两) 川椒 卷柏 寄生 石南 云母 当归 乌贼骨(各一两)
上二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二服,加至四十丸。
三石泽兰丸
治风虚不足,通血脉,补寒冷方(亦名石斛泽兰丸)。
钟乳 白石英(各四两) 紫石英 防风 本 茯神(各一两六铢) 泽兰(二两六铢)黄 石斛 石膏(各二两) 甘草 当归 川芎(各一两十八铢) 白术 桂心 人参 干姜 独活 干地黄(各一两半) 白芷 桔梗 细辛 柏子仁 五味子 川椒 黄芩 苁蓉 芍药 秦艽 防葵
上三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二三服。
大平胃泽兰丸
治男子女人五劳七伤诸不足,定志意,除烦满,手足虚冷羸瘦,及月水往来不调,体不能动等病方。
泽兰 细辛 黄 钟乳(各三两) 柏子仁 干地黄(各二两半) 大黄 前胡 远志 紫石英(各二两) 川芎 白术 川椒(各一两半) 白芷 丹参 枳实(一作栀子) 芍药 桔梗 秦艽 沙参 桂心 浓朴 石斛 苦参 人参 麦门冬 干姜(各一两) 附子(一枚)吴茱萸 麦(各五合) 陈曲(一升) 枣(五十枚作膏)
上三十二味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令人肥健。(一本无干姜,有当归三两。)
泽兰散
治产后风虚方。
泽兰(五分) 禹余粮 防风 石膏 白芷 干地黄 赤石脂 肉苁蓉 鹿茸 川芎(各八分) 本 川椒 白术 柏子仁(各五分) 桂心 甘草 当归 干姜(各七分) 芜荑 细辛 浓上二十二味为末,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 推荐作品:
- 子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通典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金匮要略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心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文子
- 亢仓子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