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典训·蚕事起本
《汉·食货志》:“嘉谷、布帛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
《汉书·食货志》:“品种优良的五谷和布帛两类物资,是养育人民的根本,都是在神农时代兴起。”
《易·系辞》: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疏:黄帝已上,衣鸟兽之皮,其后人多兽少,事或穷乏,故以丝、麻、布、帛而制衣裳,使民得宜也。
《易·系辞》:神农氏去世后,黄帝、帝尧、帝舜相继继位,他们通晓改善器物的方法;不断革新器用,使人民乐于使用,不觉厌烦。人民穿上非常舒适的衣服,天下变得非常有秩序,这完全是受到《乾卦》和《坤卦》的启示。疏:黄帝以前,所穿衣物多用鸟兽皮毛制成,后来因为人口渐渐增多,野兽渐渐减少,兽皮不够用,便改用丝麻织成的布和帛缝制衣服,使百姓感到很方便。
《通典》:周制,享先蚕。先蚕,天驷也,蚕与马同气。汉制,祭蚕神,曰苑窳羊主反妇人、寓氏公主。北齐,先蚕,祠黄帝轩辕氏,如先农礼。后周,祭先蚕西陵氏。
《通典》:周代有祭祀先蚕的制度。“先蚕”,实指天驷星,古时认为“蚕”和“马”的精气是相同的。汉代的制度,祭祀的蚕神是苑窳羊主反妇人和寓氏公主。北齐的先蚕祠是轩辕黄帝,祭祀礼仪与先农相同。后周祭祀的先蚕是西陵氏。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中庸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