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章 备水
城内堑外周道,广八步。备水谨度四旁高下。城地中徧下,令耳其内,及下地,地深穿之,令漏泉。置则瓦井中,视外水深丈以上,凿城内水耳。
译文 城内壕堑外设周道,宽八步。防备敌人以水灌城,必须要仔细地审视四周的地势情况。城中地势低的地方,要下令开挖渠道,至于地势更低的地方,则命令深挖成井,使其能互相贯通,以便引水泄漏。在井中置放“则瓦”,测量水位高低。如发现城外水深已有一丈以上,就开凿城内的水渠。
并船以为十临,临三十人,人擅弩,计四有方,必善以船为轒辒。二十船为一队,选材士有力者三十人共船,其二十人擅有方,剑甲鞮瞀,十人人擅苗。
每两只船连在一起为“一临”,将船共组成“十临”,每一临备三十人,人人都擅长射箭,每十人中四个还须带有锄头。必须善于用这种船作冲毁敌方堤防的“轒辒”(撞车)。每二十只船为一队,挑选勇武力大的兵士三十人共一条联合船,其中二十人每人备有一把锄头,穿戴盔甲皮靴,其余十人手拿长矛,人人擅使。
先养材士,为异舍食其父母妻子以为质,视水可决,以临轒辒,决外堤,城上为射■,疾佐之。
当然预先供养勇武之人,另供给房子,安排供养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作为人质。发现可以决开水堤时,用两只船并联组成的“轒辒”冲决外堤,同时城上赶紧用射击机向敌人放箭,以掩护决堤的船队。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