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通塞
命有否泰,遇有屈伸。否与泰相翻,屈与伸殊贯。邀泰遇伸,不尽睿智;遭否会屈,不专肤蔽,何者?否泰 由命,屈伸在遇也。命至于屈,才通理壅,遇及于伸,才壅迹通。通之来也,非其力所招,壅之至也,非其智所回。势苟就壅,则口目双掩;遇必属通,则声眺俱明。
故处穴大呼,声郁数仞;顺风长叫,音通百里。入井望天,不过圆盖;登峰眺目,极于烟际。向在井穴之时,声非卒嗄,目非暴昧,而闻见局者,其势壅也;及其乘风蹈峰,声非孟贲,目非离娄,而声彻眺远者,其势通也。
买臣忍讥而行歌,王章苦寒而坐泣,苏秦握锥而愤懑,班超执笔而慷慨。当彼四子势屈之时,容色黧黑,神情沮忸,言为飞砾,行成狂狷,发露心忧,影销貌悴,引叹而雷转,喷气则云涌,如骐骥之伏于盐车,玄猿之束于笼圈,非无千里之駃,万仞之犍,然而不异羸钝者,无所肆其巧也,何异处穴而望声彻,入井而欲睇搏哉!及其势伸志得,或佩锦而还乡,或声玉于廊庙,或合纵于六国之内,或悬旌于昆仑之外,当斯之时也,睿彩光液,神气开发,言成金玉,行为世则,乘肥衣轻,怡然自得,漂若轻鸱之泛长波,沛若吞舟之扬大壑,何异顺风而纵声,登峰而长晒!人犹是也,而昔如彼,今如此者,非谓昔愚而今贤,故丑而新美,壅之与通也。
水之性清动,壅以堤则波纽而气腐;决之使通,循势而行,从涧而转,虽有朽骸烂卉,不能污也。非水之性异,通之与壅也。人之通,犹水之通也;德如寒泉,假有沙尘,弗能污也。以是观之:通塞之路与荣悴之容,相去远矣!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