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难上难苦无原被告
难上难苦无原被告
刘大人闻听打井中又捞上个死人来咧,吃了一惊,暗说:“奇怪!这个人头没闹清,又闹出死尸来咧。真乃是怪事!”
刘大人想罢,站起身形,说:“本府亲身验看。”快头王永答应站起,退闪一旁伺候。后面有江宁县知县孙怀玉一见,不敢怠慢,当先引路,刘大人后面相跟,登时又来到井边那个死尸前站住。大人留神观看。
这清官站住留神看,观瞧捞上的这个死人:身上衣裳全无有,好似白羊争几分。浑身并无刀伤处,就只是,太阳稀烂塌了耳门。年貌不过二旬外,不知他,家乡何处那一县的人?大人看罢忙吩咐:“叫仵作,前来相验要留神。”忠良言词还未尽,李五前来见大人。清官说:“快去把死尸验,不可大意与粗心。”仵作答应不怠慢,急忙退步就翻身。来至那,死人跟前忙站住,打量遭屈被害人:脑袋之上是木器打,墩子砸塌左耳门。复又留神往下验:胳膊上,几个青字倒也真:并非是墨迹笔来写,却原来,针刺靛染上边存。左边是“一年长吉庆”,右边是“四季保平安”。仵作验罢不敢怠慢,打着千,眼望清官把话云:“小的留神将死尸验,木器打死见阎君。胳膊上还有两行字,针刺靛染倒也真。”刘大人闻听心中想:此事蹊跷倒有因。大人想罢走几步,又到那,死尸的跟前站住身形,虎目留神观仔细,果有字迹上边存。左边是“一年长吉庆”,右边是“四季保平安”。大人看罢两行字,爷的那,锦绣胸中暗沉吟,腹内说:“虽然是两句俗言语,大有情节里边存。”大人看罢时多会,复又开言把话云。
刘大人沉吟多会,锦绣胸中早已明白。复又眼望江宁县的知县孙怀玉,说:“县令,令人将人头、死尸全都看守,休得损坏。本府就此回衙,明日自有公断。”知县答应,说:“卑职晓得。”刘大人吩咐已毕,上轿回自己的衙门而去。且说知县孙怀玉伺候刘大人上轿而去,吩咐人在此看守人头、死尸,他也就上马回衙而去,暂且不表。
且说刘大人坐轿,人抬穿街越巷,登时来到自己衙门,至滴水檐下轿,向后面而去。众人散出不提。单表忠良回到小书房坐下,内厮献茶,茶罢搁盏,上饭,大人用完,内厮撤去家伙。复又献茶,刘大人擎茶杯,复又思想,心中纳闷。
清官爷擎杯心纳闷,说“贼徒行事太离奇。既然你把人杀害,为何又去把头移?人头扔在官井内,又不见女子的尸体。再说是,移祸与人又是官井,城隍庙内少住持。
原告被告全无有,他叫我拿什么去为题?差人下井捞尸首,真奇怪,偏偏又捞上个男子的尸!一案不完又一案,实在叫本府费心机。总督高宾恨怨我,定说我,应派刘某断虚实。五天要不能结此案,总督高宾未必服。定说我,才智缺少无学问,做不起,黄堂太守这官职。公报私仇必参我,倒只怕,因这案高宾奏本到丹墀。怕的是,圣主皇爷龙心恼,我刘某,丢官罢职要把任离。刘某要离了江宁府,倒趁高宾那心机,以后任性将钱要,全不怕,骂名留与后人提。”大人复又沉吟想:要明此案,须得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才见虚实,明日出衙我去私访,卖药为由找踪迹。
大人想罢主意定,眼望那,张禄开言把话提。
大人说:“张禄。”内厮答应。忠良说:“你去速速预备几宗草药,小箱子一个,然后传出话去,就说本府偶染风寒,不能理事。回来我还有要紧话嘱咐与你。”内厮答应,退步翻身向外而去。来至堂口站住,照大人的言词传说了一遍。众人答应,内厮这才向里面而去。又来至书房,回明大人说:“诸事全齐备咧。”忠良闻听,说:“很好。”爷儿俩说话之间,天色将晚,内厮秉上灯烛,一夜晚景不提。
到了第二天早旦清晨,内厮请起大人,净面更衣,茶罢搁盏,献上饭来。大人用完,内厮撤去家伙,复又献茶,大人漱口,这才站起身形,更换了衣服。内厮一见不怠慢,将昨日预备下的东西全都拿来,放在忠良面前。大人观瞧,说:“很好。”复又眼望张禄开言,说:“打箭道的后门,把我送出去,休叫外人知道。外人知道不便。衙门事情,小心照应。”“是。”
内厮答应,说罢,爷儿俩出了书房。内厮背着箱子后面跟随,穿门过夹道,来至箭道的后门。内厮上前将门开放,可喜这一会并无个外人。刘大人走出门来,内厮递过药箱子,刘大人接过,背在肩头,内厮关门不表。且说刘大人打背胡同绕过自己的衙门,来到大街之上,举目观瞧。
清官举目留神看:来往不断有人行,两边铺户无其数,果然热闹大不同。怪不得,洪武建都在此处,真乃是,龙能兴地地兴龙。到而今,我主改作江宁府,又名南京号金陵。大人思想朝前走,有座酒铺在道东。半空之中三尺布,两行字迹写分明。一边是:“过客闻香须下马”;一边是:“知味停车步懒行”。大人瞧罢忙站住,腹内沉吟把话明:“不是本府来改扮,四品官,要进酒铺万不能。趁此时,何不进去吃一盏,然后卖药访民情。”主意已定忙迈步,进了酒家那铺中。大人举目抬头看,吃酒人等不一同:也有那,富家子弟来消饮;也有那,买卖工商士与农。大人看罢不怠慢,拣了个座儿偏在东。药箱搁在桌儿上,酒保前来把话明:“先生要用什么酒?吩咐明白全现成。”大人闻听过卖话,说:“堂倌留神要你听:给我半碗苦黄酒,速快为妙,趁早还要做经营。”跑堂答应翻身去,不多时,拿了来,放在桌上把话云:“先生要用什么菜?”大人说:“全都不要没有铜。”堂倌闻听扬长去。再把忠良明一明。
一边吃酒闲听话,为的是,公案不结搁考成。大人正然心纳闷,忽听那,西桌上开言把话明。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梁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通典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三略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舟双楫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