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观其言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又言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创立三元三运之说,把天地之运结合起来,再辅以河洛八卦,使阴宅风水学说的适用性更为广阔。此书上卷论形气,主于山川形势,辨龙辨穴。认为大地无形则看气概,小地无势则看精神。水成形,山上止,水成形,水中止。龙为地气,水为天气。下卷论理气,主于天星势例,生克吉凶。
全书主元运之说,认为宇宙有大关合,决定于气运。地运有推移,天气从之。天运有转旋,地气应之。甲子六十年为一元,配以洛书九宫,凡历上中下三元为一周,更历三周五百四十年为一运。每元六十年为大运,每二十年为小运。以这个理论卜地气之旺相吉凶,如上元甲子一白司运,则《坎》得旺气,《震》《巽》得生气,《乾》《兑》得退气,《离》得死气,《坎》《艮》得鬼气。据考证,元运说创自明初宁波目讲僧,推演于皇极经世。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