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桀宠妹喜杀龙逢
桀宠妹喜杀龙逢
却说桀王于癸卯年即位,荒淫贪戾,力能伸铁,武伤百姓,自以为无故,变乱夏训。有佞臣赵梁,生得目露眉皱,耳反鼻勾,心怀不良。每暗奏桀,使行不正之事,天下皆怨。赵梁求有施侯贿赂,有施弗与,赵梁因恨之。知有施有女,欲取陷之,以消其恨。一日桀王登殿,众文武山呼拜舞毕,赵梁出班奏曰:“臣闻有施侯不仁,欲自为君,百姓皇皇,乞陛下制之。”桀曰:“既有此情,卿可代朕领兵五千伐之。”梁曰:“尚未知虚实,且不可动兵。臣闻有施侯有一女,名妹喜,生得天姿国色,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陛下发一道旨,臣领往彼国,取妹喜为妃,探其虚实。如肯送女入朝,即无反意。若是不肯,反情必矣。然后兴兵征之未迟。”桀乃好色之君,闻奏美女,满心大悦,即发旨着梁为钦差官,前往有施国,取美女入朝。
梁谢恩领旨,次日即行,数日到了有施国。有施侯出接至公厅,二人施礼茶毕,赵梁曰:“主上知明公有令爱美貌,差下官为媒,领旨前来迎取。令爱为妃,明公不日便是皇亲国戚也。有旨在此。”有施侯忙设香案接旨,开读毕,排筵款待赵梁。有施侯席上问曰:“是谁奏昏君,言我有女?”梁曰:“令爱为妃,第一好事,求之而不可得,何必询其奏者?此必明公相知人也!”有施侯曰:”女为后妃,某岂不识好事。但君昏淫,今诸侯多叛,吾女恐不得而善终焉。”赵梁笑曰:“国家大事,明公不可妄议。圣旨紧急,可收拾起行。”酒罢,各去安寝。次日,有施侯只得同女妹喜离本国,直送到帝都。
桀王登殿,群臣朝参毕,赵梁回旨。桀问曰:“有施侯反情有否?”梁奏曰:“有施侯反情未露,今亲送女朝门外,我主可宣问之。”桀闻奏,传旨宣来。有施侯同女妹喜,拜于丹墀之下。桀见妹喜美貌,神魂飘荡,因问有施侯曰:“闻卿造意谋反,果有之乎?”有施侯叩首奏曰:“臣受累朝圣恩,敢不竭心守法,并无异志。若有背叛,天使召臣,决不来矣!陛下可洞察之。”桀笑曰:“卿有此心,是不送女入朝。赦卿无罪。赐卿黄金一千两,白银八百斤,彩缎二千匹,加封忠贤侯,增禄千石。”命返国治政。有施侯谢恩出朝,即回国不题。
且说桀王自得妹喜之后,朝夕乐于酒色,月不一朝。诸侯皆叛。妹喜美貌无双,但有心痛之病,发时以两手捧在胸前,眉蹙不悦。国妇闻人称妹喜美貌,常将两手捧于胸中,两眉皱蹇,不知妹喜是生得自然之美,国妇疑是捧胸蹙眉之俏,通国之妇皆效之,捧心皱眉。桀宠妹喜,所言皆从。奏桀造琼宫瑶台,桀依之,百姓之财,差百姓作工,人民皆怨恨。又教桀以诸禽兽肉系树上,曰肉山脯林。开穴为池,倾酒作水,可以运船,糟堤可望十里之遥,曰糟邱酒海。选男女美色者,赤身裸体抱在池,一击鼓而低头向酒池,如牛饮者三千人。桀与妹喜大笑为乐。天地丕变,天上星殒,地出蝗蝻,泰山崩陷,伊洛水竭,灾异累见。
一日,桀王登殿,关龙逢上谏曰:“人君之治天下,当以谦益逊让,节用爱人,故天下安,而社稷宗庙固。今主上造琼宫瑶台、肉山酒池,用财若无穷,杀人若不赦,臣恐诸侯不朝,民心已去,天命不佑,将如之何?王盖不醒,必至于命丧国亡矣!”桀闻奏大怒,骂曰:“匹夫焉敢侮辱朕躬!朕有天下,犹天之有日也,日能亡否?日亡吾乃亡矣!汝乃臣下,敢出此不逊之言,以辱君父!”命武士推出斩之。群臣保奏曰:“关龙逢虽冒犯圣听,但忠直之言,每多逆耳。望乞我主,赦其死罪。”桀怒少息,命囚于狱中。群臣皆退,赵梁密奏桀曰:“关龙逢今辱君父,罪本该诛。不杀而囚之,恐后诸臣,见不杀关龙逢,冒谏纷纷,陛下不得安乐矣!”桀曰:“朕欲杀之,乃众臣保奏,故囚之狱,难以复杀。”梁曰:“陛下肯杀龙逢,何难之有?可发密旨入狱,使狱官缢死之。一则掩众臣之口,二则绝妄谏之路。”桀即然之,遂发密旨于狱官,将龙逢缢死。可怜忠臣躯命。
天下诸侯闻之,无不怨恨。自古忠直之臣,以谏忘其身者,遂自此而始。世道之大变也,圣人不出,遂退民以而为放伐。贤臣不幸,变都俞而为吁咈也。然其生其死,系一代之存亡。有天下者,何可不念与!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孝经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杂家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