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击势
古之善斗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救不至,将吏刻剥,赏罚轻懈,营伍失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若用贤授能,粮食羡余,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有此者,引而计之。
古代善于用兵的将领,一定会首先打探敌人的情况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凡是敌人处于下列情况:军队长期征战失去锐气,粮食供应不上;百姓对战争怨声不断;士兵不熟悉军中的各项法令;武器装备不充足;行动作战没有任何计划可言;战时孤立无援;将、官对部下刻薄无度又暴敛资财;赏罚不清,士兵懈怠;阵营混乱,没有秩序;偶尔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大,这时就可以向敌人发起进攻。凡是敌处于下列情况:能选派贤良之士辅助将帅,粮饷充足有余,百姓生活安定,铠甲、兵器锐利精良,能与周边国家保持和睦友善的关系,又有大国作后盾,这时,就应设法避开敌人,不可轻举妄动。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词源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