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右弼星第九
弼星本来无正形,形随八星高低生。要识弼星正形处,八星断处隐藏形。
隐藏是形名隐曜,此是弼星真要妙。抛梭马迹线如丝,蜘蛛过水上滩鱼。
惊蛇入草失行踪,断脉断迹寻来无。每自随星作过脉,脉是尊星名右弼。
左为辅星右弼星,左右随龙身上行。行龙之时有辅弼,变换随龙看踪迹。
君如识得右弼星,每到垣中多失踪。剥龙失脉失踪时,地上朱弦琴背觅。
若识弼星隐曜宫,处处观来皆是吉。此星多吉少傍凶,凶盖为藏形本无。
藏形之时形藏煞,却是地中暗来脉。北地平洋千百程,不然彼地都是弼。
坪中还有水流坡,高水一寸即是阿。只为时师眼力浅,到彼茫然无奈何。
便云无处寻踪迹,直到有山方认得。如此之人岂可言,有穴在平原自失。
只来山上觅龙虎,又要公头始云吉。不知山穷落平处,穴在平中贵无敌。
痴师误了几多人,要道葬埋要卑湿。不如穴在水中者,更是难凭怕泉积。
盖缘水涨在中央,水退即同干地方。且土两淮平似掌,也有军州落巢沥。
也有英雄在彼中,岂无坟墓玉宫室。只将水注与水流,两水夹流是龙脊。
非惟弼曜在其中,八曜入平皆有踪。前篇有时说平处,平里贪狼皆一同。
时师识尽真龙脉,方知富贵与兴隆。围龙忽然拖长脚,恐是鬼龙如覆杓。
覆箕覆掌是鬼龙,漫来此处说真踪。请君细看前头穴,莫要参前失后空。
问君如何知我落,看他尾后园峰作。问君如何知我行,尾星摇动不曾停。
前官后鬼须细辨,鬼克我身居后面。官星克我在前朝,此是龙家官鬼现。
真龙落处阴阳乱,五行官鬼无相战。水龙剥作火龙出,鬼在后头官出面。
坎山来龙作午丁,却把地罗差似转。此是阴阳论五行,不似龙家官鬼辨。
龙家不要论五行,且从龙上看分踭。踭龙夺脉是鬼气,鬼气不归龙尚行。
大抵真龙无鬼山,有鬼不出半里间。横龙出穴必有鬼,送跳翻身穴后环。
鬼星若长夺我气,鬼短贴身如抱拦。问君如何谓之鬼,主山背后撑者是。
分枝劈脉不回头,夺我正身少全气。真龙穴后如有鬼,山短枝长为雉尾。
此是真龙穴后星,星辰也有尖园体。正龙穴后若有鬼,双双回头来护卫。
若不回头卫本身,此是空亡歇灭地。问君何者是空亡,穴后卷空仰瓦势。
便从鬼上细寻觅,鬼山星峰少收拾。真龙身上护卫多,山山多情来拱揖。
护卫贴体不敢离,中有泉池暗流入。要识真龙鬼山短,缘有缠龙在后段。
即有缠龙贴护身,不许鬼山空散漫。鬼山直去投江河,此龙缠护散乱多。
如戈如矛乱走去,包裹无由奈他何。龙若无缠又无送,纵有真龙不堪用。
护缠多爱到穴前,三重五重福绵延。一重护卫一代富,护卫十重宰相地。
两重也作典专城,一重只出承辅尉。鬼山亦自有真形,形随三吉辅弼生。
九星皆有鬼形样,不类本身不入相。贪狼鬼星必尖小,巨门鬼星枝叶少。
多作园峰覆勺形,撑住在后最为妙。巨为坠珠玉枕形,贪作天梯背后生。
一层一级渐低小,虽然有 脚无横行。武曲多为小横岭,托后如屏玉几正。
弼星作鬼如围屏,或从龙虎后横生。横生瓜瓠抱穴后,金斗玉印盘龙形。
辅星多为独节鬼,三对平如写王字。三对两对相并行,曲转护身皆有意。
破禄廉文本是鬼,不必问他穴后星。破禄廉文多作关,近关大阔为散关。
关门定局有大小,破禄二星多外拦。禄存无禄作神坛,破军不破为近关。
善论大地论关局,关局大小水口山。鬼山多向横龙作,正龙多是平地落。
平地多如蜈蚣行,脚长便如桡棹行。停棹向前穴即近,拨棹向后龙未停。
桡棹向前忽峰起,定有真龙居此地。只看护托回转时,朝揖在前拜真气。
大抵九星皆有鬼,相类相如各有四。四九三十六鬼形,识鬼便是识龙精。
问君如何谓之鬼,主山后面有余气。问君如何谓之官,朝山背后逆拖山。
此是朝山有余气,与我穴后鬼一般。官星在前鬼在后,官要回头鬼要就。
官不回头鬼不就,只是虚抛无落首。龙虎背后有衣裙,此是关拦拜舞袖。
虽然有袖穴不见,官不离乡任何受。真气聚处看明堂,明堂里面要平阳。
明堂里面停潴水,第一宽平始为贵。侧裂倾摧撞射面,急泻崩腾非吉地。
明堂里面分公位,公位真在明堂里。请君未断左右山,先向明堂观水势。
明堂也有如锅底,横号金船龙虎里。直号天心曲御街,焉蹄直兮有曲势。
明堂要似莲花水,荡归左位长公起。荡归右位小公兴,若居中心诸位贵。
大抵明堂横为贵,其次之元关锁是。荡荡直去不回头,虽似御街非吉地。
明堂要似衣领会,左钮右缋方为贵。或是田堘与山脚,如此关拦真可喜。
忽然前面无关拦,水劫风吹非吉利。请君来此细消详,更分后鬼与前官。
左胁生来执笏样,右胁生来鱼袋形。方长为象短为水,小乃是金肥是银。
看此样形寻局势,中间乳穴是为真。赐带鬼形如瓜瓠,二条连移左转去。
回头贴来侍从官,前案横交金玉盘。玉盘赐将金盘相,左右是人心眼上。
重数如多赐亦多,一重未许金犀磨。二重是犀三金带,横转穴前官转大。
子孙三代垂鱼袋,右上三鱼虎身外。三代子孙袋赐金,三重横盘龙外寻。
四重既是赐金玉,重数如多福泽深。此是龙家赐带鬼,莫将龙向左边临。
玉几方屏武曲形,身后是几几外屏。几屏须要问先后,未有屏先几后生。
几屏如在后头托,此是公侯将相庭。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太平御览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