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漢儀一卷
孫星衍敘錄丁孚漢儀,隋志不載。唐志:丁孚漢官儀式選用一卷。與蔡質書同名,不知實本一書,或後人誤合為一。今錄成一卷,題曰「吳太史令」者,見三國志薛綜傳。
漢儀一卷吳太史令丁孚撰清孫星衍校集太僕丞,六百石。續漢志補注內謁者令,秩千石。漢書宣帝紀注
中宮藏府令,秩千石,儀比御府令。續漢志補注
給事中宮侍郎六人,比尚書郎,宦者為之。給事黃門四人,比黃門侍郎。給事羽林郎一人,比羽林將虎賁官騎下。續漢志補注
太僕、太中大夫襄言:「乘輿綬,黃地冒白羽,青絳綠五采,四百首,長二丈三尺。詔所下王綬,冒亦五采,上下無差。諸王綬四采,絳地冒白羽,青黃去綠,〔一〕二百六十首,長二丈二尺。〔二〕公主綬如王。侯,絳地,紺縹三采,百二十首,長丈八尺。二十石綬,羽青地,桃華縹三采,百二十首,長丈八尺。黑綬,羽青地,絳二采,八十首,長一丈七尺。黃綬一采,八十首,長丈七尺。以為常式。民織綬不如式,沒入官,犯者為不敬。二千石綬以上,禁民無得織以粉組。」皇太后詔可,王綬如所下。續漢志補注、通典職官〔三〕
拜諸侯王公儀太常住?下,東向讀文。續漢志補注、通典禮
夏勤策文曰:「維元初六年三月甲子,制詔以大鴻臚勤為司徒。曰:「朕承天序惟稽古,建爾于位為漢輔。往率舊職,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左右朕躬,宣力四表,保乂皇家,於戲!實惟秉國之均,旁祇厥緒,時亮天工,可不慎與!勤而案:通典引作「其」。戒之!」」續漢志補注、通典禮
酎金律,文帝所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酎酒。因合案:通典引作「令」。諸侯助祭貢金。續漢志補注、通典禮
九真、交阯、日南者用犀角二,長九寸,若毒瑁甲一;鬱林用象牙一,長三尺以上,若翠羽各二十,準以當金。後漢書章帝紀注
皇后出,乘鸞輅,青羽?,駕駟馬,龍旂九旒,大將軍妻參乘,太僕妻御,前鸞旂車,皮軒闒戟,雒陽令奉引,亦千乘萬騎。車府令設鹵簿駕,公、卿、五營校尉、司隸校尉、河南尹妻皆乘其官車,帶夫本官綬,從其官屬導從皇后。置虎賁、羽林騎、戎頭、黃門鼓吹,五帝車,女騎夾轂,執法御史在前後,亦有金鉦黃鉞,五將導。桑于蠶宮,手三盆于繭館,畢,還宮。續漢志補注
永平七年,陰太后崩,晏駕詔曰:「柩將發于殿,群臣百官陪位,黃門鼓吹三通,鳴鍾鼓,天子舉哀。女侍史官三百人皆著素,參以白素,引棺挽歌,下殿就車,黃門宦者引以出宮省。太后魂車,鸞路,青羽?,駟馬,龍旂九旒,前有方相,鳳皇車,大將軍妻參乘,太僕妻御,悉道。公卿百官如天子郊鹵簿〔儀〕。」〔四〕後和?鄧后葬,案以為儀,自此皆降損于前事。續漢志補注
孝靈帝葬馬貴人,贈步搖、赤紱葬,案:初學記引作「赤綴」,無「葬」字。青羽?,駟馬。柩下殿,女侍史一百人著素衣挽歌,〔五〕引木下就車,黃門宦者引出宮門。續漢志補注、初學記禮部
桓帝祠恭懷皇后祝文曰:「孝曾孫皇帝志,使有司臣太常撫,夙興夜處,小心畏忌,不墮其身,一不寧。敢用絜牲一元大武,柔毛剛鬣,商祭明視,薌萁嘉薦,普淖鹹鹺,豐本明粢,醪用(用)薦酎,〔六〕事於恭懷皇后。尚饗。」嘏辭賜皇帝福:「恭懷皇后命工祝承致多福無疆于爾孝(孫)曾孫皇帝,〔七〕使爾受祿于天,宜稼于田,眉壽萬年。介爾景福,俾守爾民,勿替引之。」太常再拜,太牢左辨以致皇帝。續漢志補注
校勘記〔一〕點校本續漢輿服志補注據殿本改「綠」作「緣」。又通典卷六三仍作「綠」。
〔二〕點校本續漢輿服志補注作「二丈一尺」,通典卷六三亦同。孫輯從汲本。
〔三〕此引見通典禮部,非職官部。
〔四〕諸本續漢禮儀志補注均作「天子郊鹵簿儀」,故據補「儀」字。
〔五〕點校本續漢禮儀志補注引作「女侍史二百人」。
〔六〕據續漢志補注原引刪。
〔七〕同右。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