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护总宪
上监国,首起故御史大夫刘宗周复总宪,从人望也。宗周疏陈国是,多所诋呵,而末攻马士英犹力。士英故黔产,毋奇贵易高也。方宠幸,骄溢弗堪。愤甚,语亡状。贻书阁中,詈:“宗周奸贼,必驰斩其头!”并讥切弘图、曰广、铎(皆)(原本作“背”,今依文意改正)公死党,必尽发奸私上闻,破坏徒党如(草)(原本作“章”,姑妄易今字,确否待考),盖以宗周疏称草莽孤臣,而阁臣条宗周旨,语多嘉与故也。书视弘图,怒曰:(疑有讹脱)曰广笑呼其仆曰:“语而公:第疾驰馘总宪头归,即相过饮,至无他言!”
先是士英亦乞罢。是日午,上特遣从龙宣谕,异数也。次日,士英出,有旨,并召弘图等至。士英仰天盛□一揖,默然移时。上御殿,士英奏谢。上慰问,士英叩头乞奏:“臣以拥立皇上触东林奸党,必欲杀臣……”语未毕而号,内监卢九德等亦泣。士英复奏:“臣知奸党必不相容。臣孤踪,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乞皇上念臣拥戴微劳,放臣归田里,以此全活微躯,矢来生再效犬马,臣不能复事皇上矣!”语毕,头抢地呜咽伏地。上曰:“卿起!”士英啼伏不肯起,上于是益大感动,温言曰:“卿起!卿自爱!朕与卿作主,谁敢螫卿耶?”士英奏:“臣之残生,托在皇上!臣切愤刘宗周欺藐皇上,疏称‘草莽孤臣,’既已奉恩诏幸列大臣,不思竭忠报主恩,乃敢阴怀观望,明示不臣,无人臣礼。臣矢以死奉皇上,天必杀此老奸!”
上色动。曰广愤然曰:“士英言太谬!宗周屡朝耆旧,守道坚固,清确之节,黄发罔渝,真所称古社稷臣。臣此素著狂直,屡触先帝忌,先帝犹卒优容之,其谁得而杀之!”
士英曰:“曰广与宗周,此即所谓东林奸党,此即俱不立皇上者也!”曰广曰:“尔梦语耶?迎立时,宗周尚在越;臣书生,又不握兵!”
士英曰:“若无声尔,不画花押,明矣!”曰广曰:“花押簿今犹在监臣所,可覆视也。又梦语耶?”
士英曰:“人有是言矣!”
曰广曰:“信如人言也,即今言汝反者遍国中,汝(汝)(本作“汝汝,”其一字系衍文,故删去)反,真耶?”
士英曰:“雷演祚之招兵,谁为为之?固汝门人也!”
曰广曰!“兵在何所。请下案验覆奏分明!演祚以国难之殷也,檄劝勤王,悬而布之通国,焉可诬也?”
士英愤然曰:“我如捏诬者,吐鲜血矣!”
曰广曰:“弥天之虐,女则造之!既怀奸面欺,又重之以信矢。欺天乎?知尔今之不畏皇上也,尚亦有阎罗之拔舌在;死,亦不畏耶?若尔持斋,何为也!”
士英曰:“南中诸臣谤皇上不应立者二十四款,议单入臣手。史可法迫而取之,臣初不与也;可法言:‘汝杀我耶?’臣乃还之。而属臣绝口,然原稿臣尚录在也!”
曰广曰:“议单之说,微士英今奏,臣等未之知也。如其言也,诸臣多矣,士英胡独闻焉?密书之贻,非其亲昵,谁则与之?两人同心,一朝反舌,俱臣之所未解也。皇上天授,众臣乐推,士英拥戴,实有微劳。小人希功,遂怀非异。觖望未盈,日构人罪以高己功。富贵迷人,良心尽丧。惟皇上念功,大加恩赏,平其怏怏,免使无端造狱,横杀忠良,失海内人心,伤国家元气矣!”
上见相构不已,目韩久之。韩无言,上乃言:“惟天降(罚)(原本作“割,”姑易是,当否,待考)于我家;朕以凉德勉服厥命,恐坠祖宗之遗绪,用托二卿以匡不逮。亦冀卿同心戮力,集乃事,宗社无疆之庆,朕亦尚有余休!乃交恶,予将畴依!呜呼!人各自见,细故可捐。自兹以往,毋介乃衷,毋复有言!我闻在昔圣朝,时则良弼同寅和衷,卿其敬听朕命,罔俾昔人专美于前。予嘉乃德,惟汝永念!”复目韩,韩出而言曰:“皇上日月之明,无所不照;天地之量,无所不容。”上复起,谕以前事:“朕德弗克,实则何心,两卿心事,朕所深鉴。其即入直,同归于好!惟公家是急,用慰朕悬衷。其无复补牍,出亦毋以语人,以滋藤葛。其切听朕言!言不再!”于是曰广、士英叩头退,至阁。士英则攘臂抚几指曰广曰:“冤对也,必同命!”曰广笑曰:“者尚存此七尺,皆逆竖权奸刀俎之余也。君如惠顾同谱,其赦之,则君之高谊也;必欲择肉焉,亦惟命!”
先是宗周疏至,士英故心疑曰广,至是见曰广为宗周发愤,谓:“信然!”恨益深。久之,调得宗周疏语,具出故礼部郎中周镳手,士英由此以杀周镳也。曰广语方竟,而大韩赞周、李承芳、田成、卢九德至矣。奉上命矣。坐定,久之,屏人密申前谕,如是者三。曰广等求附奏谢恩别。曰广语弘图曰:“苦哉!不敢遂行矣;送行文至矣!”
亡何,鏖宗四镇果应募起,曰广行。举朝争者,少司寇刘士祯、大银台侯峒曾、科臣熊汝霖、吴适、章正宸、罗万象、台臣詹兆恒、郭维经、部臣张采后先章满公车,而江右争犹力。弘图语人曰:“微江右不及此!美哉!其理学节义之遗乎!而新建公之为人益信!”盖往事阁臣去国,其乡人必离逖示异,甚则操戈故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礼记
- 孝经
- 孟子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