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石贤士神
谨按汝南汝阳彭氏墓路头立一石人,在石兽後。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饵,暑热行疲,顿息石人下,小瞑,遗一片饵,去,忽不自觉,行道人有见者。时客适会,问因有是饵,客聊调之:“石人能治病,愈者来谢之。”转语头痛者摩石人头,腹痛者摩其腹,亦还自摩,他处于此。凡人病自愈者,因言得其福力,号曰贤士。辎辇毂击,帷帐绛天,丝竹之音,闻敷十里。尉部常往护视,数年亦自歇沫,复其故矣。世间多有亡人魄持其家语声气,所说良是谨按陈国张汉直到南阳从京兆尹延叔坚读《左氏傅》,行後数月,鬼物持其女弟,言:“我痛死,丧在陌上,常苦饥寒。操一量不借,挂屋後楮上。傅子方送我五百钱,在北墉中,皆亡取之。又买李幼一头牛,本券在书箧中。”往求索之,悉如其言。妇尚不知有此,女新从巩家来,非其所及,家人哀伤,益以为审。父母诸弟衰絰到来迎丧,去精舍数里,遇汉直与诸生十余人相追。汉直顾见其家,怪其如此。家见汉直,谓其鬼也。惝惘良久,汉直乃前为父拜,说其本末,且悲且喜。凡所闻见,若此非一。
夫死者,澌也,鬼者,归也,精气消越,骨肉归于土也。夏後氏用明器,殷人用祭器,周人兼用之,视民疑也。子贡问孔子:“死者其有知乎?”曰:“赐,尔死自知之,由未晚也。”董无心云:“杜伯死,亲射宣王于镐京。”予以为桀、纣所杀,足以成军,可不须汤、武之众。古事既察,且复以今验之,人相啖食,甚于畜生,凡菜肝鳖虾,尚能病人,人用物精多,有生之最灵者也,何不芥蒂於其胸腹而割裂之哉!犹死者无知审矣,而时有汉直为狗鼠之所为。世间亡者多有见神世间亡者多有见神,语言饮食,其家信以为是,益用悲伤。
谨按司空南阳来季德停丧在殡,忽然坐祭床上,颜色服饰声气熟是也。孙儿妇女以次教诫,事有条贯,鞭挞奴婢,皆得其过,饮食饱满,辞决而去。家人大哀剥断绝,如是三四,家益厌苦。其後饮醉形坏,但得老狗,便朴杀之,推问里头,沽酒家狗。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