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赵简子死而未葬,而中牟叛,五日,襄子举兵攻之。围未匝,而城自坏者十丈,襄子令退军,吏谏曰:君殊有罪而城自坏者,天助也。曷为退襄子曰:吾闻于叔向曰:君子不承人之危,不扼人之险。使其理城后攻之。中牟闻之,请降。
太康畋于洛之表,十日不返。其弟五人辇其母以从。终失国。
汉王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吕后问计于张良。曰:南山有四皓,隐而不仕于秦。太子卑辞延之,若四老人到,扶太子,一助也。于是东园公、夏黄公、角里先生、绮里季皆随太子入谒。高帝曰:吾得天下,不到。今从吾儿游,何也?四老曰:陛下侮慢,臣等耻来。今太子贤明,臣故佐之。于是太子乃定。高祖谓戚夫人曰:羽翼已成,难动摇矣。
张嘉佑为相州刺史,至都,询故事。皆云前后太守多不生出郡城,苟不流死则贬。嘉佑按其图籍,自后周尉迟迥死王事始也。乃为迥立庙,四时享之。后三年,入拜大金吾。到吴竞加以冕服,而其后皆荣迁去。
汉耿寿昌置常平仓,贱时籴粟,贵时减价,恤民,以成为国之体也。
唐崔群为相,清名甚重。元和中,自中书舍人知贡举。既罢,夫人李氏因暇日常劝其树庄田以为子孙之计。笑答曰:余有三十所美庄良田遍天下,夫人复何忧夫人曰:不闻君有此业。群曰:吾前岁放春榜三十人,岂非良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如君以为良田,则陆氏一庄荒矣。群惭而退,累日不食。
唐魏元忠神气刚直,初为洛阳令,有罪戮于都市,已坐讫。天后以元忠有平徐敬业之功,特敕免之。承制者走而传呼释元忠。传呼先至,执捉者扶令起,元忠曰:敕未至,岂可求生有顷方至。观者咸服其安闲神异也。
隋炀帝无道,杜伏威以齐州叛。炀帝遣陈<*禾夌击之。<*禾夌下偏裨射中伏威额。伏威怒曰:不杀射我者,终不拔此箭。由是奋击而入,获所射者,乃令拔箭毕,然后斩其首,携入<*禾夌军中,<*禾夌遂大败。
汉惠帝时,叔孙通讽上曰:古者春有献,今樱桃熟,愿陛下取之。献果皆自此始。
北齐高洋凶暴,贵嫔薛氏有小过,遽杀支解之。抱其股为琵琶弹之,复叹曰:佳人难再得。
唐沧景节度李同捷叛,王智兴帅徐泗兵讨于棣州。时同捷遣一能言者披短褐坐于城上战棚骂智兴,军吏耻之,智兴蒙衣掩耳不忍闻。有一卒曰:此可用抛石击去其首。智兴喜曰:若中,赏汝千万金。乃具抛发一石,正中其首,随石迸落。军中欢叫,城上飞动。
汉承宫威名闻于匈奴,匈奴欲识,使人求见宫。宫启帝曰:域外重人形状魁梧,臣貌丑陋,不如选瑰伟者示之。帝以大鸿胪卿魏应代之。
东汉宦者张让、赵忠持国权,引用屠沽人登清贵。灵帝语左右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故卒以灭汉者,赵、张是也。
张安世每举进贤达,不令其知。或有诣门谢者,安世亦不见。终身恨曰:安有拜官公庭,谢恩私门乎!
虞氏,梁之富人也。起高楼临大道,日夕歌宴击博于上。博者胜,掩口而笑。适有三客过楼下,飞鸢衔腐鼠堕而中客面,值其笑。二客相与谋曰:虞氏富乐久矣,我不侵犯,何为辱我?乃聚众灭其家。谚曰:骄奢之灾,祸非一致。
汉邴丹曼容养志乐,外权势,仕至六百石,即免归,畏权而祸至也。
张衡死,蔡邕生,时人以邕为张衡后身。
唐初有鬫稜者,善用长刀,刀长丈余,每下刀,毙数人。莫有嗣者。
薄昭,汉文帝舅。以其杀汉使,文帝不忍行法,乃令朝臣衣丧服哭之。昭遂自尽。或云:昭侍饮,酌酒不满,一郎纠之。昭既归,使人持刀杀纠者。帝闻之,怒,故有此。
北方有匈奴,形质皆人,而足如马蹄,谓之马蹄突厥。
窦滔久戍,其妻苏氏能词,织锦为回文诗,叙离间阻隔之意以寄之,其理纵横读之皆有旨义。
贾达年五岁,姊抱听邻家读书,及长,俱能通经籍。姊问曰:吾未尝教汝,何得致然答曰:姊抱听读书,皆省之。及成人,更博群书。天下闻名,载粟帛受业,而家大富。时人以为贾达舌耕。
锺繇年七十而纳正室。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