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全书以子母钱为小说主干,伸延开发,层层递进,最后以子母钱的会拢作结。小说的主题结构十分单一,即围绕至尊金钱——子母钱及由金钱而引发的谐谑、讽刺、嘲骂,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世俗社会的形形色色。在金钱这面照妖魔镜下,人们对金钱的贪婪、追逐,金钱对人心灵的锈蚀,一一被折射出来。
作者对金钱眩目光环下的各色人等烛微察毫,一一观照,对那些富而恃骄、富而藐穷、富而欺贫、富而逞强的富人作了指摘、讽刺;同时,也对那些诌富媚贵,不顾廉耻,嫌贫爱富,妒贵嫉富的士人百姓一样作了抨击,认为前人为富不仁,后者贫且失志,两类人都已丧失心志,一味图利,而置义于不顾。这两种对待财富的态度,都违背了义利合一的财富法则,都竞相逐利而弃义,这样则往往器满则倾,物极则反,念之愈切,失之愈速,仿佛似财富的二律定律。
当然,作者在此也不是一味地贬斥财富金钱,而是要规范人们对金钱的认知态度亦即义利相附。即要临财毋苟得,合理取得金钱,揆诸理上,理上说得去;度诸情义,情义上也说得去,这样才能取之无愧,心安意适。这样人才不会被物所化,人才不会蜕变为金钱的附庸,人才不会失去人格的主体力量。作者妙笔不断反复阐述金钱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后,着力讽刺并描摹了几类为物所累的财迷们的面目。
《常言道》通过金银钱的蹈虚附会、幻实结合的寓言式故事,来传递讽刺的主旨。而围绕这个寓言或故事情节的人物,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形形色色,有爱财如命的财主,有帮闲蔑片,装腔作势贾斯文、熊医、墨用绳,有难缠的刁钻、有人贫志短的邛诡、有枉生癞死的万笏……把这许多人物纠结在一起,对人心之丑,金钱之惑,世风之薄的描摹抹在一块调色板上,其讽世之意自现。
《常言道》创设的环境也有寓言的况味,如小人国大人国摸奶河等。再如第六回的没逃城,群鬼麋聚的鬼庙。尤其到通过金银钱的这个寓言故事原型的不断变幻,从得—失—得,从合—分—合的辗转描摹中,揭示小说的讽世之意。
艺术特色
全书文笔诙谐,结构紧凑,常以谐音、双关语讽世刺时,犀利尖刻,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通俗醒世之作。惟讽刺夸张过于浮露,是其不足。
《常言道》虽只短短十六回,但却写得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其讽刺之意也有总—分—总的叙事模式。小说第一回总写金钱之本质,对金钱给人类生活的荣枯盛衰一一道来,仿佛一篇金钱赋文,其穷形极相之中,却已蕴含讽世的意味。其后则是层层推进,这种结构手法,与《西游记》的开头,《红楼梦》的青埂峰与太虚幻境,《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谈放妖魔诸小说技法相仿佛。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