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出·收京
【仙吕过曲·甘州歌】【八声甘州】[外金盔、袍服,生、小生、净、末扮四将,各骑马,二卒执旗行上]宣威进讨,喜日明帝里,风静皇郊。欃枪涤尽,看把乾坤重造。扬鞭漫将金镫敲,整顿中兴事正饶。[外]下官郭子仪,奉命统兵讨贼。且喜禄山授着,庆绪奔逃,大小三军就此振旅进城去。[众应,行介]【排歌】收驰辔,近吊桥,只见长安父老拜前旄。欢声动,笑语高,卖将珠串奉香醪。
[到介][众]启元帅,已进京城。请在龙虎卫衙门,权时驻扎。[外,众下马,作进,外正坐,四将傍坐介][外]忆昔长安全盛时,[生、小生]今朝重到不胜悲。[净、末]漫挥满目山河泪,[外]始悟新丰壁上诗。[四将]请问元帅,什么新丰壁上诗?[外]诸将不知,本镇初到西京,偶见酒楼壁上,有术士李遐周题诗一首。[四将]题的是何诗句?[外]那诗上说:“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四将]这却怎么解?[外]当时也详解不出。如今看来,却句句验了。[将]请道其详。[外]禄山统燕、蓟军马,入犯两京,可不是“燕市人皆去”么?后来哥舒兵败潼关,正是“函关马不归”了。[四将]是,果然不差。后面两句,却又何解。[外]“山下鬼”者,嵬字也。“环”乃贵妃之名,恰应马嵬赐死之事。[四将]原来如此,可见事皆前定。今仗元帅洪威,重收宫阙,真乃不世之勋也。[外叹介]唉,西京虽复,只是天子暂居灵武,上皇远狩成都;千官尚窜草莱,百姓未归田里。必先肃清宫禁,洒扫园陵。务使钟(竹虎几换兴)不移,庙貌如故。上皇西返,大驾东回。才完得我郭子仪身上的事也。[四将打躬介]全仗元帅。只手重扶唐社稷,一肩独荷李乾坤。[外]说便这般说,这中兴事,大费安排。诸公何以教我?[四将]不敢。[外]
【商调过曲·高阳台】九庙灰飞,诸陵尘暗,腥膻满目狼籍。久阙宫悬,伤心血泪时滴。[合]今日、妖氛幸喜消尽也,索早自扫除修茸。[外]左营将官过来。[生]有。[外]你将这令箭一枝,前去星夜雇募人夫扫除陵寝,候圣驾回来致祭。[合]待春园,樱桃熟绽,荐陈时食。[外付令箭,生收介]领钧旨。[末]元帅在上,帝京初复,十室九空。为今要务,先当招集流移,使安故业。[外]言之然也。
【前腔】[换头]堪惜,征调千家,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须早招徕。闾阎重见盈实。[合]安辑,春深四野农事早,恰趁取甲兵初释。[外]右营将官过来。[小生]有。[外]你将这令箭一枝,前去出榜安民,复归旧业。[合]遍郊圻,安宁妇子,勉修耕织。
[外付令箭,小生接介]领钧旨。[净]元帅在上,国家新造,纲纪宜张,还须招致旧臣,共图更始。[外]此言正合我意。
【前腔】[换头]虽则、暂总纲维,独肩弘巨,同心早晚协力。百尔臣工,安危须仗奇策。[合]欣得、南阳已自佳气满,好共把旧章重饬。[外]后营将官过来。[末]有。[外]你将这令箭一枝,榜示百官,限三日内,齐赴军前,共襄国事。[合]佐中兴昇泰运,景从云集。
[外付令箭,末接介]领钧旨。[生、小生]元帅在上,长安久无天日,士民渴仰圣颜。庶政以渐举行,銮舆必先反正。[外]二们所言,乃中兴大本也。本镇早已修下迎驾表文在此。
【前腔】[换头]目极,云蔽行宫,尘蒙西蜀,臣心夙夜难释。反正銮舆,群情方自归一。[众共泣介][合]凄测,无君久切人痛愤,愿早把圣颜重识。[外]前营将官过来。[净]有。[外]你将这令箭一枝,带领龙虎军士五千,备齐法驾,赉我表文,前往灵武,奉迎今上皇帝告庙。并候圣旨,遣官前往城都,迎请上皇回銮。[净接令箭介]领钧旨。[外]左右看香案过来,就此拜发表文。[杂应、设香案,丑扮礼生上,赞礼][外同四将拜表介][合]就军前瞻天仰圣,共尊明辟。
[丑下][净捧表文介][四将]小将等就此前去。
[外]削平妖孽在斯须,方干 [外]依旧山河捧帝居。皮日休
[合]哪取满城歌舞曲,杜牧 [外]风云长为护储胥。李商隐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洗冤集录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