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由来
冯梦祯在《仙佛奇踪》中的《寂光镜引》中谈到:洪生自诚氏,幼慕纷华,晚栖禅寂,从早年的热衷世事,到后来的归心事佛,可知作者饱经忧患,所历风波顿挫,当是不可言喻,到此方足以论人生。史家称他有仙佛奇踪。
说起,洪应明,大家只会记得他写《菜根谭》的伟大。其实,他也有不如意的时候,甚至被一文钱逼得没路可走呢!在这时候还能把持节操和品格,坚守理念,甘于淡泊,才是真正的伟大的人。
洪应明早年是一位热血青年,热衷世事,到后来,他却归心事仙佛,并著有《仙佛奇踪》四卷,由此,可知作者饱经忧患,所历风波顿挫,当是不可言喻。
冯梦桢在《仙佛奇踪》中的《寂光镜引》中谈到:洪生自诚氏,幼慕纷华,晚栖禅寂。
明朝明神宗万历年间,洪应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
洪应明住的地方,土质很差,农民种的蔬菜长得也不怎么旺,收成很差,生活很苦。
农民将自已种的蔬菜拿到集市场上去卖,菜根苦涩又压称,买的人一般会去掉菜根, 这样一来,农民的收入就更低了。
洪应明当时生活也非常清苦,看到大把的菜根被丢掉感觉很可惜,就想将菜根取走,但又不愿亏欠人家什么,就出一点钱将菜根买走。
时间长了,当地的人都称洪应明为傻菜根。
一日,友人于孔兼到家中拜访洪应明。洪应明以菜根咸菜和米粥相待,于孔兼品尝后,拍桌叫好。洪应明用菜根腌制的咸菜,色泽黑亮,咸香爽脆,无菜根的苦涩,相较普通的咸菜,菜根别有一番滋味。
于孔兼问其中的道理,洪应明说:菜根味道苦涩,普通人稍尝试,就丢掉了。我觉得很可惜,所以,就将这些菜根腌制成了咸菜。我的菜根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我知道,美味急不得。我先将菜根用盐腌制,发酵一年后,去除菜根的苦涩,逼出菜根的香气。然后再用水去除菜根中的盐,在太阳下晾晒三日,让菜根更有嚼劲。最后,菜根佐以花椒等香料,再腌制七日,才能端上饭桌。
于孔兼不仅感概道:性定菜根香。菜根本是弃物,而菜根之香,只有心性澹泊沉静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真味。也只有如洪应明这样淡泊之人,才能将菜根这丢弃之物,制作的如此美味。
他的《菜根谭》最后以菜根命名,也正是缘于这一特殊的经历。
洪应明是一个非常有同情心的人。有一个故事,说到他有一年夏天到山上游玩,路上遇见一位贫穷的白发老太太,在大太阳底下向游客推销菜根咸菜,可是她一斤也卖不出去,又愁又着急。
洪应明很可怜这个老太太,找来笔墨,写了几段文字在纸上,其中两句是这样写的: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以肥甘丧也。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洪应明又取纸一页,在上面写了一句话,大体意思是:买菜根咸菜,送洪应明菜根真言一句。
洪应明说:到山上游玩的,都是有钱的官宦人家,他们到山上游玩,都会求平安问运势,你现在告诉游人,说洪应明亲笔书写的人生道理,买菜根咸菜就送一份。
老太太半信半疑地按照他的话去做,菜根咸菜果然被人抢着买光了。老太太赚了很多钱。高高兴兴地向洪应明谢了又谢。
洪应明在当地是名人,很多人都以得到他书写的《菜根谭》格言为荣。游人因洪应明亲笔书写格言,抢购老太太的菜根咸菜,自然是情理之中。再加上洪应明书写的格言,巧妙的将食用菜根咸菜者为冰清玉洁之士,自然吸引了富贵官宦人家购买。
渐渐地,周围的邻居都知道了洪应明腌制的菜根咸菜,香脆好吃,纷纷过来取经。洪应明毫不保留的将他制作菜根咸菜的方法教给周边人的。
这些邻居将菜根咸菜到集市上售卖,都赚了不少钱。到清朝以后,很多经营菜根咸菜的手工业者,都很感激洪应明对菜根咸菜的贡献,特别是他写的《菜根谭》,更是将菜根的精神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世界的文化,就纷纷捐钱盖庙来祭礼他,并且尊称他为菜根咸菜的祖师爷。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新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