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卷上·须识扶阳
道家以消尽阴翳,炼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故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又云:“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今人只是爱趋死路,动云∶我有火病,难服热药。所延之医,悉皆趋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云中、下积热,及至委顿,亦不知变迁。或遇明眼之医,略启扶阳之论,不觉彼此摇头,左右顾盼,不待书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生今之世,思欲展抱负,施姜附尚且难入,而丹药、灼艾之说,断乎其不可行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