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整战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整齐,士卒安静,未可轻战,伺其变动击之,则利。法曰:“无邀正正之旗。”
凡是对敌作战,如果敌军行列严整有序,士兵情绪安稳平静,就不能轻率进攻,等到敌人内部发生变化时再进攻,就有利于我军取胜。诚如兵法所说:“不要进攻旗帜整齐、戒备严密的敌人。”
三国,魏司马懿征公孙渊,〔次于辽水。渊遣步骑数万,阻辽隧,坚壁而守,以距帝。〕懿泛舟潜济辽水,〔傍辽水〕作〔长〕围,弃城而向襄平。诸将曰:「不攻城而作围,非所以示众也。」懿曰:“贼坚营高垒,欲以老吾军也。攻之,正堕其计。贼大众在此,其巢穴虚失,我直指襄平,必人怀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遂整阵而过。贼见兵出其后,果邀之,乃纵兵逆击,大破之。
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司马懿奉命率军征讨公孙渊,而进至辽水。公逊渊果然派遣数万步骑兵凭据辽隧,企图固守坚城壁垒以抵御司马懿进攻。司马懿率军乘船偷偷渡过辽水后,依傍辽水构筑一道长围(摆出一付攻打辽隧的架势),然后又命令部队放弃该城不攻,而向其老巢襄平进发。众将对此决策十分不解地说:“我们不攻打辽隧城,却又构筑长围,这不是显示我们兵多军威的办法。”司马懿解释说:“敌人现在凭据辽隧坚固而高大的城防设施,企图把我军拖垮在这里。我们进攻它,恰好中了敌人的诡计。敌人的主力都集中在这里,其老巢必定非常空虚,我军直驱襄平,这里的敌人一定会心怀恐惧,他们恐惧就会离开坚城固垒而向我求战,那时我们集中兵力打败他们是必定无疑的。”于是,司马懿率领严整有序的魏军,越过辽隧而向襄平长驱直进。敌人发现魏军所向直指其后方老巢,果然脱离坚城辽隧而去拦截魏军。司马懿乘机挥军迎头痛击,大破敌人,三战三捷。公孙渊退保襄平,司马懿指挥大军进行逆袭,大败敌军。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礼记
- 仪礼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