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生战
凡与敌战,若地利已得,士卒已阵,法令已行,奇兵已设,要当割弃性命而战,则胜。若为将临阵畏怯,欲要生,反为所杀。法曰:“幸生则死。”
凡是对敌作战,如果有利地形已经被我军占领,参战部队已经进入阵地,军法号令已经通行无阻,奇袭分队已经部署停当,那么,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将士们舍生忘死地去战斗,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倘若将领临阵畏敌怯战,企图侥幸活命,反而会失败被敌人斩杀。诚如兵法所说:“侥幸求生的,反而会被杀死。”
春秋时,楚子伐郑,晋师救之,与战于敖、鄗之间。晋赵婴齐使其徒先具舟于河,欲败而先济,故将士懈,卒不可胜。
春秋时期,楚王率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援救郑国,与楚军交战于敖、鄗之间。晋军的中军大夫赵婴齐让他的部队预先在黄河边上准备好了渡船,打算败仗以后先过河逃跑。这一做法使得将士们斗志松懈,最终没有取得胜利。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论语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棠阴比事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