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利战
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之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以击之,其军可败。法曰:“利而诱之。”
凡是对敌作战,敌将愚顽而不知机变,可以用小利来引诱它上钩;敌人贪图小利而不知利害,可以设下圈套,打他埋伏,这样,敌人就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敌人贪婪好利,就用小利引诱它。”
春秋,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捍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获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伏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春秋时期,楚国进攻绞国,军队进驻于绞城之南门。楚国的莫敖屈瑕向楚王建议说:“绞国地小而人轻佻,轻佻就缺少谋略。因此,请大王派出一些不设卫兵保护的砍柴人,以此来引诱绞人就范。”楚王采纳了屈瑕的建议。这样,绞军便轻而易举地捕获了楚军三十名砍柴人。第二天,绞军又争相出城,于山中追逐楚军砍柴人。楚军预先守候在绞城北门,并埋设伏兵于山下,结果大败绞军,与绞国签订了城下之盟而胜利回国。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