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饱战
凡敌人远来,粮食不继,敌饥我饱,可坚壁不战,持久以敝之,绝其粮道。彼退走,密遣奇兵,邀其归路,纵兵追击,破之必矣。法曰:“饱待饥。”
凡是敌人远来作战,往往粮食是会供应不足的。在敌人缺粮忍饥挨饿,而我军粮足将士得到饱食的情况下,应当坚守壁垒而不出战,以持久战法来使敌人疲惫,并截断敌人的粮食运输。等到敌人消耗已尽而退走之时,一面暗派奇兵在前截断其退路,一面出动大军于后迅猛追击。这样,打败敌人就是必定无疑的。诚如兵法所说:“用自己饱食的部队去对付处于饥饿状态下的敌人。”
唐武德初,刘武周据太原,使其将宋金刚屯于河东。太宗往征之,谓诸将曰:“金刚垂军千里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自据太原,专寄金刚以为捍蔽。金刚虽众,内实空虚,虏掠为资,意在速战。我当坚营待其饥,未宜速战。”于是,遣刘洪等绝其粮道,其众遂馁,金刚乃遁。
唐高祖武德初年(公元620年),刘武周占据太原而称雄割据一方,他派遣部将宋金刚率军南下驻屯于河东,企图夺取天下。秦王李世民奉高祖之命率兵前往征讨,他对诸位将领说:“宋金刚率军行军千里侵入我河东地区,其精兵猛将都集中在这里。刘武周自己盘距于太原,专门给宋金刚做好后方工作。宋金刚所部人数虽然众多,但其内部十分空虚。军需供应无法保障,只能到处劫掠维持部队生存,所以企图速战速决。对此,我应坚守阵营,等待敌人饥饿,不应马上出战。”于是,李世民派遣刘洪等将率兵切断了宋金刚的运粮道路,迫使宋金刚部队缺粮饥饿而向北逃走了。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艺术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红楼梦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