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鲁
历史来源
「鲁」源出 ;
一﹕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姓谱》和《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周公旦之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山东),传三十四代,九百余年,至鲁顷公时,灭于楚国,迁至下邑,子孙逐以国名为氏。
家族名人
鲁仲连
战国时齐人。曾游于赵,为赵国解除危难,平原君欲赠与千金却推辞不受。喜替人排难解纷而不肯仕宦任职。后称替人解纷排难的人为鲁仲连。如:他是个古道热肠的鲁仲连,专门替人排解纷争。亦称为鲁连。
鲁肃 (173~217)
字子敬,东城人(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三国时名将,个性方正严谨,富而好施,长于文章,思虑深远,有过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议结合刘备来抵御曹操,并辅佐周瑜大败曹军,为孙权所器重,官拜奋武校尉,转横江将军。
鲁迅 (1881~1936)
中国现代小说家。浙江省绍兴县人,本名周树人。作品思想深刻,具体反映中国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在艺术上,融冶中外小说的技法而别开新局,好以讽刺的笔法,针砭中国社会的病态与人性弱点。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编为鲁迅全集二十卷。
地望分布
陜西扶风郡,河南新蔡郡。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