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零七 家
历史来源
「家」源出:
一、出自姬姓。周幽王时,整日游逸,不理朝政,大夫家父作《节南山》诗,以讽刺幽王。见于《诗经·小雅》。家父死后,遂以"家"为氏。
二、以王父子为氏。春秋时期,鲁庄公之孙,字子家,其后亦有"家"氏。见《姓苑》所载。
家族名人
家横
字仲本,宋代人。擅长经学,名列上庠之首。兄弟二人宫廷面试皆中甲科,棣萼相映,名噪一时。
家退翁
宋代人。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知怀安军,与苏轼为同年好友,轼赠诗云:"退翁守清约,霜菊凄余馨。"
家愿
字处厚,宋代眉山人。弱冠游京师,以广文馆进士登第,官乐至令。屡上书极论时政,多次遭贬。苏轼曾谓"愿少年能不为进取计异,时当以直道闻。"
家羡
汉代人。官北海郡剧县令,有名声。
地望分布
甘肃省的陇西渭水流域
陕西省西安市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中庸
- 大学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