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零八 封
历史来源
「封」源出:
一、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夏商时代有封父国(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周代,封父国灭,其国人为封父氏、封氏。
二、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代北复姓是贲氏,南迁中原后改为封氏。
家族名人
封孚
字处道,南燕渤海郡蓨县人。后燕慕容宝(公元396-397年在位)时任吏部尚书,后入南燕,参与内外机密要事,职位很高,但谦虚待人,广听意见,甚有大臣之体(大臣的风度)。慕容超即位后,朝政日益衰败,封孚骂他是"桀纣之主",面不改色。
封延伯
字仲琏,南齐东海郡人,颇有学问与操行,有高士(超世俗的人)风度。官至梁郡太守。
封隆之
字祖裔,北魏渤海郡人,曾经历五个皇帝,四次任侍中,两次为吏部尚书,一次官仆射,四任冀州刺史,都保持好的名声,人称"博大长者"。
封家姨
即风神。据唐代人段成氏《酉阳杂俎》记载,一个名叫崔之徽的人,在家夜坐,见来了几个美女,其中一个叫封家姨。不一会都走开了,只留下一红衣少女,求崔之徽立一杆红色大旗。立旗那天,东风刮地,只有花园中鲜花不动。他才明白封姨便是风神。
封德彝
名伦,渤海郡人。最初在遂朝任内史舍人,被重臣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一日,杨素摸着他的床说:"封郎终居此坐。"便把从女(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唐太宗(公元629-649年在位)时官至尚书右仆射。
地望分布
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尚书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