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八年
【原文】
【经】
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
甲午,治兵。
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
秋,师还。
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传】
八年春,治兵于庙,礼也。
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
秋,师还。君子是以善鲁庄公。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適,襄公绌之。二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女为夫人。”
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
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
【翻译】
【经】
八年春天,周历正月,军队到达郎地,等待陈国人和蔡国人。
甲午日,练兵。
夏季,鲁军和齐军包围郕国。郕国向齐军投降。
秋季,班师回国。
冬季十一月癸未,齐国公孙无知杀害齐襄公。
【传】
八年春季,鲁庄公在太庙把武器发给军队,这是合于礼的。
夏季,鲁军和齐军包围郕国。郕国向齐军投降。仲庆父请求进攻齐军。庄公说:“不行,我实在缺乏德行,齐军有什么罪?罪是由我引起的。《夏书》说:‘皋陶勉力培育德行,德行具备,别人就会降服。’我们姑且致力于修养德行,以等待时机吧!”
秋季,军队回国。君子因此而赞美鲁庄公。
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驻守葵丘,瓜熟的时节前去,说:“到明年瓜熟的时候派人替代你们。”驻守了一周年,齐襄公的命令并没有下来。连称、管至父请求派人替代,齐襄公不同意,因此就策划叛乱。齐僖公的同母兄弟叫夷仲年,生了公孙无知,受到僖公的宠信,衣服礼仪等种种待遇都和嫡子一样。齐襄公降低了公孙无知的待遇。连称、管至父两个人就利用公孙无知而发动叛变。连称有个堂妹在齐襄公的后宫,不得宠,就让她去侦察襄公的情况。公孙无知说:“事情成功,我把你立为君夫人。”
冬季,十二月,齐襄公在姑棼游玩,就在贝丘打猎。看到一头大野猪,随从说:“这是公子彭生啊!”齐襄公发怒说:“彭生敢来见我!”就用箭射它。野猪像人一样站起身啼叫。齐襄公害怕,从车上摔下来,伤了脚,丢了鞋。回去以后,责令徒人费去找鞋,费找不着,齐襄公就鞭打他,打得皮开血出。费走出去,在宫门口遇到叛贼。叛贼把他劫走并捆起来。费说:“我哪里会抵抗你们啊!”解开衣服让他们看自己的背后。叛贼相信了。费表示愿意和他们一起行动,请求先进宫去。进去以后把齐襄公隐藏起来,然后出宫同其他宦官和叛贼格斗,死在宫门里,石之纷如死在台阶下。叛贼就进入宫中,在床上杀了孟阳,说:“不是国君,样子不像。”一眼看到齐襄公的脚露出在门下边,就把他杀死了,而拥立无知为国君。
当初,齐襄公即位,施政没有准则,使人不知所措。鲍叔牙说:“国君放纵,百姓懈怠,祸乱将要发生了。”就事奉公子小白避乱到莒国。叛乱发生,管夷吾、召忽事奉公子纠逃避到鲁国来。当初,公孙无知对待雍廪很暴虐。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