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附广肘后方》序
昔伊芳尹着汤液之论,周公设医师之属,皆所以拯救民疾,俾得以全生而尽年也。然则古之贤臣爱其君,以及其民者,盖非特生者遂之而已。人有疾病,坐视其危苦,而无以救疗之,亦其心有所不忍也。仰惟国家受天成命,统一四海,主上以仁覆天下,轻税损役,约法省刑,蠲积负,柔远服,专务以德养民,故人臣奉承于下,亦莫不以体国爱民为心,惟政府内外宗公,协同辅翼,以共固天保无疆之业,其心则又甚焉于斯时也。盖民罹兵火,获见太平,边境宁而盗贼息矣,则人无死于锋镝之虑;刑罚清而狴犴空矣,则人无死于桎梏之忧;年谷丰而蓄积富矣,则人无死于沟壑之患。其所可虞者,独民之有疾病夭伤而已,思亦有以救之,其不在于方书矣乎?然方之行于世者多矣,大编广集,奇药群品,自名医贵胄,或不能以兼通而卒具,况可以施于民庶哉!于是行省乃得干统间所刊《肘后方》善本,即葛洪所谓皆单行径易,约而已验。篱陌之间,顾眄皆药,家有此方,可不用医者也。其书经陶隐居增修而益完矣,既又得唐慎微《证类本草》,其所附方,皆洽见精取,切于救治,而卷帙尤为繁重,且方随药着,检用卒难,乃复摘录其方,分以类例,而附于肘后随证之下,目之曰《附广肘后方》,下监俾更加雠次,且为之序,而刊行之。方虽简要,而该病则众,药多易求,而论效则远,将使家自能医,人无夭横,以溥济斯民于仁寿之域,以上广国家博施爱物之德,其为利岂小补哉!皇统四年十月戊子儒林郎汴京国子监博士杨用道谨序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谷梁传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