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闺智部·伯宗妻
【原文】
原文
晋伯宗朝,以喜归。其妻曰:“子貌有喜,何也?”曰:“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对曰:“阳子华而不实,主言而无谋,是以难及其身,子何喜焉?”伯宗曰:“我饮诸大夫而与之语,尔试听之。”曰:“诺。”其妻曰:“诸大夫莫子若也。然而民不能戴其上久矣,难必及子,盍亟索士,憖庇州犁,伯宗子焉?”得毕阳。后诸大夫害伯宗,毕阳实送州犁于荆。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宗早朝后非常高兴地回到家里,他的妻子问他:“夫君看起来很高兴,是有什么喜事吗?”伯宗说:“今天我在朝上奏事,大夫们都夸我和阳处父(晋国的太傅)一样有智慧。”妻子说:“阳处父徒有美丽的外表,内心不实在。说话冲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因此后来才会惹祸上身。他们夸夫君像他,这有什么可高兴的呢?”伯宗说:“我请那些大夫到家中来饮酒,你听我和他们的议论,就会知道了。”妻子说:“好。”之后,妻子说:“其他大夫都比不上夫君,但是百姓不满长官已经很久了,我怕夫君会因此遭受殃及,为什么不招募侍卫保护州犁(伯宗儿子)的安全呢?”于是找到毕阳。后来诸大夫想要陷害伯宗,州犁于是在卫士毕阳的护卫下逃往楚国避难。当初伯宗每次上朝之时,他的妻子都会提醒他说:“盗匪憎恶有钱的富人,饥民怨恨不爱民的官吏。夫君平时喜欢疾言直谏,要提防因此而招致灾祸。”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