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上智部·汉光武帝
【原文】
【原文】
刘秀为大司马时,舍中儿犯法,军市令祭遵格杀之。秀怒,命取遵,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奈何罪之?”秀悦,乃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避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将也!”
东汉光武帝刘秀做大司马时,有一回其府中的家奴犯了军法,被军市令祭遵下令杀掉。刘秀很生气,命令部下将祭遵收押。当时,主簿陈副规劝刘秀道:“主公一向希望能够军容整齐,纪律严明,现在祭遵依法办事,正是遵行军令的表现,怎么能怪罪他呢?”刘秀听了这话很高兴,不但赦免了祭遵,而且让他担任刺奸将军一职,又对军官们说:“你们要多避让祭遵啊!我府中的家奴犯法,他尚且将其斩杀,可见他的公正无私,他肯定不会对你们有所偏袒的。”
[冯述评]
[冯述评]
罚必则令行,令行则主尊,世祖所以能定四方之难也。
赏罚果断分明,军令才可以推行;军令畅行无阻,主上才会具有威严。正因如此刘秀才能平定四方,统一国家。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