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手法歌
心经有热作痰迷,天河水过作洪池,肝经有病儿多闷,推动脾土病即除。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肺经受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肾经有病小便涩,推动肾水即救得,小肠有病气来攻,板门横门推可通。用心记此精宁穴,看来危症快如风。胆经有病口作苦,好将妙法推脾土,大肠有病泄泻多,脾土大肠久搓摩。膀胱有病作淋疴,肾水八卦运天河,胃经有病呕逆多,脾土肺经推即和。三焦有病寒热魔,天河过水莫蹉跎。命门有病元气亏,脾上大肠八卦推,仙师授我真口诀,愿把婴儿寿命培。
五脏六腑受病源,须凭手法推即痊,俱有下数不可乱,肺经病掐肺经边。心经病掐天河水,泻掐大肠脾土全,呕掐肺经推三关,目昏须掐肾水添。再有横纹数十次,天河兼之功必完,头痛推取三关穴,再掐横纹天河连。又将天心揉数次,其功效在片时间,齿痛须揉肾水穴,颊车推之自然安。鼻塞伤风天心穴,总筋脾土推七百,耳聋多因肾水亏,掐取肾水天河穴。阳池兼行九百功,后掐耳珠旁下侧。咳嗽频频受风寒,先要汗出沾手边,次掐肺经横纹内,干位须要运周环。心经有热运天河,六腑有热推本科,饮食不进推脾土,小水短少掐肾多。大肠作泻运多移,大肠脾土病即除,次取天门入虎口,揉脐龟尾七百奇。肚痛多因寒气攻,多推三关运横纹,脐中可揉数十下,天门虎口法皆同。一去火眼推三关,一百二十数相连,六腑退之四百下,再推肾水四百完,兼取天河五百遍,终补脾土一百全。口传笔记推摩诀,付与人间用意参。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礼记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汉官六种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医家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