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兰江赋(杨氏书)
担截之中数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我今咏此兰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
先将八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头部须还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咽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眼目之症诸疾苦,更须临泣用针担。
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惊。
耳鸣鼻衄胸中满,好把金针此穴寻。但遇痒麻虚即补,如逢疼痛泻而迎。
更有伤寒真妙诀,三阴须要刺阳经。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
倘若汗多流不绝,合谷收补效如神。四日太阴宜细辨,公孙照海一同行。
再用内关施截法,七日期门妙用针。但治伤寒皆用泻,要知素问坦然明。
流注之中分造化,常将水火土金平。水数亏兮宜补肺,水之泛滥土能平。
春夏井荥刺宜浅,秋冬经合更宜深。天地四时同此数,三才常用记心胸。
天地人部次第入,仍调各部一般匀。夫弱妇强亦有克,妇弱夫强亦有刑。
皆在本经担与截,泻南补北亦须明。经络明时知造化,不得师传枉费心。
不遇至人应莫度,天宝岂可付非人。按定气血病人呼,撞搓数十把针扶。
战提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文昌孝经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