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燕一·初苏秦弟厉因燕质子而求见齐王
初,苏秦弟厉因燕质子而求见齐王。齐王怨苏秦,欲囚厉,燕质子为谢乃已,遂委质为臣。
当初,苏秦的弟弟苏厉因燕国人质的事求见齐王。齐王由于怨恨苏秦,就要囚禁苏厉,燕国的人质替苏厉请罪才罢了,于是齐王让苏厉做人质的信使。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持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伯也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厉遂不敢入燕,皆终归齐,齐善待之。
由于燕国相国子之与苏代是姻亲,子之又想得到燕国的大权,才让苏代带着做人质的公子来到齐国。齐国派苏代回报燕国:燕王哙问苏代说:“齐王能称霸吗?”苏代说:“不能。”燕王说,“为什么?”苏代说:“他不信任自己的太臣。”因此燕王把政事单独委任给子之,不久让出王位,燕国发生了大乱。齐国进攻燕国,杀死了燕王哙、子之。燕国人拥立昭王,苏代、苏厉不敢进入燕国,最终都回到齐国,齐国很友好地对待他们。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齐使人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封泾阳君,秦不受。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不信齐王与苏子也。今齐、魏不和,如此其甚,则齐不欺秦。秦信齐,齐、秦合,泾阳君有宋地,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而不信苏子矣。齐、秦不合,天下无变,伐齐之形成矣。”于是出苏代之宋,宋善待之。
苏代经过魏国:魏国替燕国扣留了苏代。齐国派人对魏玉说:“齐国请求把宋地封赏给泾阳君,秦国没有接受。秦国并不认为有齐国的联合及得到宋地对自己不利,而是不信任齐王和苏代。观在齐、魏两国不和达到如此程度,齐国就不会再欺骗秦国。秦国如果听信齐国,齐、秦两国联合起来,泾阳君得到宋地,这并非对魏国有利。所以大王不如让苏代东去齐国,秦国一定会产生怀疑,不信任苏代。齐、秦两国不能联合,天下不发生什么变故,进攻齐国的形势就形成了。”于是魏王让苏代离开魏国来到宋国,宋国很友好地接待了苏代。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论衡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