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楚三·秦伐宜阳
秦伐宜阳。楚王谓陈轸曰:“寡人闻韩侈巧士也,习诸侯事,殆能自免也。为其必免,吾欲先据之以加德焉。”陈轸对曰:“舍之。王勿据也。以韩侈之知,于此困矣。今山泽之兽,无鲒于麋。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数,猎者知其诈,伪举罔而进之,麋因得矣。今诸侯明知此多诈,伪举罔而进者必众矣。舍之,王勿据也。韩侈之知,于此困矣。”楚王听之,宜阳果拔,陈轸先知之也。
秦军攻打韩国的宜阳。楚怀王对陈轸说:“寡人听说韩侈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熟悉各诸侯间的事情,大约能够避免宜阳的危亡。因为他一定能避免宜阳的危亡,所以我想先替他据守宜阳,让他因此感激我们。”陈轸回答说:“大王最好放弃这种想法,不要据守宜阳。凭韩侈的智慧,在宜阳都陷入了困境。如今山泽中的野兽,没有比糜鹿更狡猾的。糜鹿知道猎人张开大网,要前来把它赶到网里去,于是它调过头跑来顶人,这样经过多次,猎人了解了它狡诈习性,就举着网伪装前进,麇鹿就被捕获了。如今诸侯明知道这里有许多狡诈的伎俩,举着网伪装前进的人一定非常多。放弃这种打算,大王不要据守宜阳。韩侈的聪明才智,在这里陷入困境了。”楚怀王听了他的话,宜阳果然被秦军占领。陈轸预先已经料到这个结果了。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史评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老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