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楚一·五国约以伐齐
五国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
赵、魏、韩、燕、楚五个国家结成联军进攻齐国。楚国国相昭阳对楚王说:“五国如果攻破了齐国,秦国一定会乘着这个机会向南进攻楚国。”楚王说:“这可怎么办啊?”昭阳回答说:“韩国的辅国,贪图私利,畏惧危难。贪图私利,就可以对他进行利诱;畏惧危难,就可以对他实施威胁。我用财物珍宝去拉拢他,他的心思就必定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我再率兵逼迫威胁他,他心里必定会恐惧我,他害怕我们的大军,又贪图我们的财物,这样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的战事,一定会失败。他们的联盟分散之后,即使不给韩国割地也是完全可行的。”楚王说:“很好。”
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见公仲曰:“夫牛阑之事,马陵之难,亲王之所见也。王苟无以五国用兵,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也,以图于齐。”
于是他派大公事到韩国,会见韩相国公仲,说:“当初牛阑之事,马陵之难,是您亲眼所见。大王如果不与五国联合攻齐,我们愿意献出五个城邑,否则的话,我们就出动全军与齐国为敌。”
韩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韩国与赵、魏解除盟约以后,楚国果然没有割地给韩国,而五国联盟攻齐之事就落空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管子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