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秦三·谓魏冉曰楚破秦
谓魏冉曰:“楚破秦,不能与齐县衡矣。秦三世积节于韩、魏,而齐之德新加与。齐、秦交争,韩、魏东听,则秦伐矣。齐有东国之地,方千里。楚苞九夷,又方千里,南有符离之塞,北有甘鱼之口。权县宋、卫,宋、卫乃当阿、甄耳。利有千里者二,富擅越隶,秦乌能与齐县衡韩、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郑?兵休复起,足以伤秦,不必待齐。”
有人对魏冉说:“如果楚国攻破秦国,秦国就不能同齐国抗衡了。再说秦国三代人和韩、魏两国有多次交战之仇,而齐国又刚刚把好处给了韩、魏。当齐、秦交战的时候,韩、魏必然听从东边的齐国,那么秦国将遭到讨伐。齐国东方的土地,方圆千里。楚国包容丸夷,方圆也有千里,况且南边还有符离要塞,北边有甘鱼陂隘日。若是权衡一下宋、卫两国的份量,宋、卫只不过相当予齐国的阿、甄两地罢了。如果齐国占有了楚国的土地,就等于有了两个千里,又独自握有楚国越地的徒隶:秦国便不能与齐、韩、魏相较量了,当齐军肢解肥沃的方城土地以接近韩国时,韩、魏的军队不必再发动,就可以让秦国大伤元气,而不必等待齐国动手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礼记
- 孝经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明史
- 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杂家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