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传上·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孔子说:《易经》的道理,是最伟大的呀,《易经》正是圣人用以崇高道德、广大事业的呀。知慧要求到崇高而后止,礼节则自谦卑入手,崇高效法天道,谦卑效法地道。天地既设位,《易经》之道也就行于天地之间了。成就此崇高广大的善性,当不停地蕴存之,存养之,这就是道义所由产生的门户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