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下·家人
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闲有家,志未变也。六二之吉,顺以巽也。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富家大吉,顺在位也。王假有家,交相爱也。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家人卦》的卦象是离(火)下巽(风)上,为风从火出之表象,象征着外部的风来自于本身的火,就像家庭的影响和作用都产生于自己内部一样。君子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要有根据和内容,行动要有准则和规矩,不能朝三暮四和半途而废。 “治家应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立下规矩,防患于未然”,意义就在于开一个好头十分重要。如果等到出现了问题再去想办法,效果就差得多了。《家人卦》的第二爻位(六二)这所以能够吉祥如意,是因为它位置居中,符合常规,而且温柔顺从的缘故。“由于过分严厉使得家中人怨言丛生,但最终却可以得到吉祥”,是因为这样做是符合治家的原则的,虽然有过失,但不失根本。而听凭“妇人和孩子随心所欲,最终的发展结果却决不会好”,是因为这样做违背了治家的原则和规矩。六四之所以“能够使家中的财富增加,一定会非常吉祥如意”,是由于它柔顺的本性决定的。“一家之主通过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家里的人,是会吉祥如意的”,关键是要能使全家人和睦相处,感情融洽,相亲相爱。之所以建立尊严和威信能够获得吉祥,是因为这种尊严和威信是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得到的,而不是通过其他方式。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