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上·大畜
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贤往行,以畜其德。 有厉利已,不犯灾也。舆说輹,中无尤也。利有攸往,上合志也。六四元吉,有喜也。六五之吉,有庆也。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大畜卦》的卦象是乾(天)下艮(山)上,为天被包含在山里之表象,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君子效法这一精神,应当努力更多地学习领会前代圣人君子的言论和行为,以此充实自己,培养美好的品德和积聚广博的知识。 “不顾一切地贸然前进就会有危险的情况发生,这时只有暂时停下来不勉强前进才会有利“,是说不必冒着灾难风险前进。“车子脱去轮輹自动停下来不再前进”,说明九二爻虽然刚健急躁,但它能够自度量时,自动停止不前,所以没有贸然前进的过失。“利于前去行事”,是因为九三与上九志同道合,没有妨碍。《大畜卦》的第四爻位(六四)的“大吉大利”,是因为能够防患于未然,未雨而绸缪,因而是可喜的。“《大畜卦》的第五爻位(六五)的吉祥,是因为能够抓住事物的关键,从根本上予以治理,因而是可庆可贺的。“四通八达,多么畅通无阻的天街大道”,是说由于大量畜养积聚贤士,天下已经贤路大开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道家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