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职方解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辩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周知其利害,乃辩九州之国,使同贯利。
职方氏职掌天下的地图,辨别各诸侯国、公卿采邑、四夷八蛮、七闽九貊、五戎六狄的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的多少,全面掌握他们的利与害,然后区别九州的国家,使他们互通利益。
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鸡狗鸟兽,其谷宜稻。
东南方叫扬州。它的名山叫会稽,它的大泽叫具区,它的河流是三条江,它的水利是五个湖。它的地利物产是金、锡、竹、箭。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二比五。那里养牲畜适宜鸡、狗、鸟兽。那里种粮食适宜水稻。
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梦,其川江汉,其浸颍湛,其利丹银齿革,其民一男二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
正南方叫荆州。它的名山川衡山,它的大泽叫云梦,它的河流是长江、汉水,它的水利波水、滢水。它的地利物产有朱砂、白银、象牙、犀牛皮。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一比二。那里养牲畜宜于鸟兽,那里种粮食宜于水稻。
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其川荧雒,其浸陂溠,其利林漆丝枲,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其谷宜五种。
黄河以南叫豫州。其名山叫华山,它的大泽叫圃田,它的河流是荥水、雒水,它的水利是颍水、湛水。它的地利物产有竹木、油漆、蚕丝、芋麻。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二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六种家禽家畜,那里种粮食适宜五种谷物。
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其泽薮曰望诸,其川淮泗,其浸沂沭,其利蒲鱼,其年二男三女,其畜宜鸡犬,其谷宜稻麦。
正东方叫青州。它的名山叫沂山,它的大泽叫望诸,它的河流是淮水、泗水,它的水利有沂水、沭水。它的地利物产是蒲草、鱼类。它的男女比例是二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鸡、犬,那里种粮食适宜稻、麦。
河东曰兗州,其山镇曰岱山,其泽薮曰大野,其川河,其浸庐濰,其利蒲鱼,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其谷宜四种。
黄河以东叫兖州。其名山川泰山,它的大泽叫大野,它的河流是黄河、济水,它的水利有卢水、潍水。它的地利物产是蒲草、鱼类。它的男女比例是二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六种,那里种粮食适宜黍、稷、稻、麦四种。
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其泽薮曰强蒲,其川泾汭,其浸渭洛,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其畜宜牛马,其谷宜黍稷。
正西方叫雍州。其名山叫岳山,它的大泽叫弦蒲,它的河流是泾水、衲水,它的水利有渭河、洛河。它的地利物产是玉石,它的男女比例是三比二。那里养牲畜宜于牛、马,那里种粮食宜于黍、稷。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薮曰貕养,其川河,其浸菑时,其利鱼盐,其民一男三女,其畜宜四扰,其谷宜三种。
东北方叫幽州。其名山叫医无间,它的大泽叫簇养,它的河流是黄河、济水,它的水利是淄水、时水。它的地利物产是鱼与盐。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一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牛、马、羊、猪,那里种粮食适宜黍、稷、稻三种。
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化验山,其泽薮曰扬纡,其川漳,其浸汾露,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谷宜黍稷。
黄河以北叫冀州。其名山叫霍山,它的大泽叫扬纡,它的河流是漳水,它的水利是汾水、潞水。它的地利物产是松、柏。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五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牛、羊,那里种粮食适宜黍、稷。
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恆山,其泽薮曰昭余祁,其川虖池,呕夷,其浸涞易,其利布帛,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五扰,其谷宜五种。
北方叫并州。其名山叫恒山,它的大泽叫昭馀祁,它的河流是滹沱河、呕夷河,它的水利是涞水、易水。它的地利物产是布、帛。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二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马、牛、羊、猪、狗五种,那里种粮食适宜黍、稷、豆、麦、麻五种。
乃辩九服之国,方千里曰王圻,其外方五百里为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甸服,又其外方五百传统为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我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籓服。
还要区分九服的国家:王城方圆一千里叫王畿,王畿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侯服,侯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甸服,甸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男服,男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采服,采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卫服,卫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蛮服,蛮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夷服,夷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镇服,镇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藩服。
凡国公侯伯子男,以周知天下。凡邦国大小相维,王设其牧,制其职,各以其所能,制其贡,各以其所有。王将巡狩,则戒于四方,曰各修平乃守,考乃职事,无敢不敬戒,国有大刑。及王者之所行道,率其属而巡戒命,王殷国亦如之。
大凡邦国,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以遍知天下邦国多少。大凡邦国,都是大小相维系,周天子设置牧伯。制定他们的职事,凭他们各自的能力;制定他们的贡物,依他们各自的所有。天子将巡视境内,就先向四方发布戒备命令,说道:“各自整治你们的邦国,考察你们的职责,不可不认真戒备。因为国家有大刑。”到天子出发上路,诸侯走在前,还要率领下属巡察执行戒命的情况。不是巡狩之年,众诸侯朝见天子,也是这样。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