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武称解
大国不失其威,小国不失其卑。敌国不失其权。岠险伐夷,并小夺乱,□强攻弱而袭不正,武之经也。伐乱伐疾伐疫,武之顺也。贤者辅之,乱者取之,作者劝之,怠者沮之,恐者惧之,欲者趣之,武之用也。美男破老,美女破舌少。淫图破□,淫巧破时,淫乐破正,淫言破义,武之毁也。
面对大国不失我的威严,面对小国不失我的谦卑,国力相当的国家不失彼此的平衡。依据天险,攻伐平地,兼并小国,夺取乱国,以强攻弱,袭击邪恶,是武事的“经”。
赦其众,遂其咎,抚其□,助其囊,武之闲也。饵敌以分,而照其储,以伐辅德,追时之权,武之尚也。春违其农,秋伐其穑,夏取其麦,冬寒其衣服,春秋欲舒,冬夏欲亟,武之时也。长胜短,轻胜重,直胜曲,众胜寡,强胜弱,饱胜觊,肃胜怒,先胜后,疾胜迟,武之胜也。
讨伐内乱的国家,讨伐憎恶的国家,讨伐疫病流行的国家,是武事的“顺”。
追戎追戎无恪,穷寇不格,力倦气竭,乃易克,武之追也。既胜人,举旗以号令,命吏禁掠,无取侵暴,爵位不谦,田宅不亏,各宁其亲,民服如合,武之抚也。百姓咸骨,偃兵兴德,夷厥险阻,以毁其服,四方畏服,奄有天下,武之定也。
贤明的辅佐他,动乱的夺取他,操劳的勉励他,怠惰的制止他,惶恐的惊惧他,贪心的除去他,是武事的“用”。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