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选举部·使臣
一介行李
《左传》:子员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一乘之使
韩信破赵,欲移兵击燕,武涉说信曰:不如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从风而靡。
堂堂汉使
苏武使匈奴,匈奴胁武令拜,武不从。以刀临之,武曰:“堂堂汉使,安能屈膝于四夷哉!”
埋金还卤
唐杜暹使卤,以金遗暹,固辞。左右曰:“公使绝域,不可失戎心!”乃受焉,阴埋幕下。已出境,乃移文,俾取之,突厥大惊。
口伐可汗
唐突厥攻太原,郑元璹持节往劳。既至,虏以不信咎中国。璹随语折让无所屈。徐乃数其背约,突厥愧赧,引兵还。太宗赐书曰:“知卿口伐可汗,边火息燧。朕何惜金石赐于卿哉!”
斩楼兰
龟兹、楼兰二国常杀汉使,傅介子谓霍光曰:“楼兰、龟兹反复,不诛无所惩。”霍光使介子行。介子赍金币,以赐外国为名。楼兰王贪汉宝物,求见。介子与饮,陈物示之。王饮醉,介子使壮士刺杀之,谕以“王负汉罪”,遂将王首还诣阙。上嘉其功,封义阳侯。
少年状元
宋王拱辰,至和二年聘契丹,见其主于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酒饮客,亲鼓琵琶侑觞,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状元也。”
臣不生还
曹利用契丹议和,假崇仪副使奉书以行。真宗曰:“契丹如贪岁币,非国家细事,或求不厌,当以理绝之。”利用答曰:“虏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执节不屈
张骞以使通大夏,还为校尉,封博望侯。后为将军,使大夏,穷河源。杨子渊骞篇:“张骞、苏武之奉使也,执节没身,不屈王命,虽古之名使,其犹劣诸!”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