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伦类部·父子(1)
弄璋弄瓦
《诗经》: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诞日弥月
《诗经》: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
岳降
《诗经》:崧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悬弧设帨
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欲其长而有事于四方也。《礼记》:男子生,设弧于左;女子生,设帨于左,女子生,设帨于门右。
初度
《离骚》云:“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添丁
唐卢仝生子,名添丁。宋贾耘老,子亦名添丁。耘老生子之妾,名双荷叶。
汤饼会
生子三朝宴客,曰汤饼会。刘禹锡送张盥诗:“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生麒麟。”
拿周
曹彬始生周岁,父母罗百玩之具,名曰晬盘,观其所取以见志。彬左手提戈,右手取印,后果为大将封王。
太白后身
郭祥正母梦李太白,而生祥正,有诗名。梅尧臣曰:“功夫三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
玉燕投怀
张说梦生。一玉燕飞入怀中,有孕,生说,后为宰相,封燕公。
九日山神
三衢陈主簿妻,梦一伟人来谒,怪问之,告曰:“吾九日山神也。”已而生子,有异征。因合“九日”二字,名旭。后避庙讳,改升之。神宗朝拜相。
灵凤集身
《南史》:王昙逸母,梦灵凤集身,有孕,又闻腹中啼声。僧宝曰:“生子当如神仙宗伯。”
金凤衔珠
南昌许逊,母梦金凤衔珠堕掌而生。晋初为旌阳令,得异人术,周游江湖,悉斩蛟蜃,除民害。精修山中,年一百三十六。举家飞升。
授五色珠
宋乐史,母梦异人授五色珠而生。史力学能文,举进士第一,立朝有声,着《太平寰宇记》。
五日生
田文以五月五日生。其父婴欲弃之,毋窃举。及长,谓婴曰:“君相齐久矣,齐不加广而私家赀累巨万,门下不见一贤者。文窃怪之。”婴乃礼文,使治家,通宾客。
梦邓禹
宋范祖禹生,母梦一丈夫被金甲,至寝所,曰:“吾汉将邓禹也。”祖禹生,遂以为名。
梦枫生腹
唐张志和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母亡,不复仕。自号烟波钓徒。
电光烛身
宋宗泽母刘,梦天大雷,电烛其身,翌日举泽。少有大志,累功拜副元帅,起兵勤王,大破金兵。
梦贤人至
谢灵运父不宜子,乃于杜明甫舍寄养。是夕,梦有贤人至。及晓,乃灵运也。武林山有梦儿亭。
右胁生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母怀之八十一岁,从右胁生,因号老子。
梦虎行月中
滕元发母,梦虎行月中,堕其室,而元发生。九岁能诗。举进士,治边,威行西夏。
真英物
桓温生,未暮,而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父彝以峤所赏,故名温。豪爽有风概,累功进大司马。
龟息
李峤母以峤问袁天纲,答曰:“神气清秀,恐不永耳。”请伺峤卧而候其鼻息,乃贺曰:“此龟息也,必贵而寿。”
梦长庚
李白母娠时,梦长庚星现,幼名长庚,后改曰白。
产有异光
虞允文产之日,户外有异光,识者知其为大器。十岁赋诗,多惊人语。
将校有梦
杨玠,璨子,未生时,将校有梦,神自靖州来,号蜀威将军者。暨玠生,貌状如之。袭职,着边功。
钟巫山之秀
扬雄之父寓巫山而生雄,论者为钟十二峰之秀。
皆名将相
陈省华官谏议大夫,陈抟尝谓省华曰:“君之子皆名将相也”。后省华谢政家居,三子并衣金紫扶杖。长尧叟,世称贤相;次尧佐,官太子太师;季尧咨,官节度使,善射,世称小由基。
孕灵此子
五代王承肇母崔氏,梦山神牵五色兽逼其衣,遂生承肇。有异僧见而抚之,曰:“老僧所居周公山,佳气减半,乃孕灵此子耶?”后节制洛州,以功名着。
父辱子死
彭修年十五,侍父出行,为盗所劫,修拔刀向盗,曰:“父辱子死,汝不畏死耶?”盗惊曰:“童子义士,毋逼之。”遂遁去。
一子不可纵
刘挚儿时,父居正课以书,朝夕不少间。或谓:“君止一子,独不加恤耶?”居正曰:“正以一子,不可纵也。”
事父犹事君
殷渊刚介多大节,从父宦游,父行事未当,必辩论侃侃。尝言事父犹事君,不以谀诺为恭。后死“闯贼”难。
娶长妻
冯勤祖父偃,长不满七尺,自耻短陋,乃为子伉娶长妻,生勤,八尺三寸。
一门七业
刘殷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经,一子授太史公《史记》,一子授《汉书》,一门之内,七业俱兴。北州之学,殷门为盛。
胎教
孟子少时,问:“东家杀猪何为?”母曰:“啖汝!”既而悔曰:“吾闻胎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今适有知而欺,是教之不信。”乃买猪肉啖之。
七子孝廉
赵宣妻杜泰姬生七男,教之曰:“中人性情,可上下也。昔西门豹佩韦以自宽,宓子贱佩弦以自急,汝曹念哉!”后七子皆辟孝廉,而元珪、稚珪更以令德着。
各守一艺
邓禹有子十三人,各守其艺,闺门雍睦。累世宠贵汉庭者,凡百余人。
儿必贵
王珪母李氏尝曰:“儿必贵,未知所与游者何人?”适玄龄、如晦造访,母大惊曰:“二客皆公辅器,汝贵不疑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顺宗实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