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考古部·析类(1)
禹陵
大禹东巡,崩于会稽。现存陵寝,岂有差讹?且史载夏启封其少子无余于会稽,号曰“于越”,以奉禹祀,则又确确可据。今杨升庵争禹穴在四川,则荒诞极矣。升庵言石泉县之石纽村,石穴深杳,人迹不到,得石碑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取以为证。盖大禹生于四川,所言禹穴者,生禹之穴,非葬禹之穴也。此言可辨千古之疑。
“甘罗十二为丞相”
古今大误。《史记》云:甘罗事吕不韦。秦欲使张唐使燕,唐不肯行。罗说而行之,乃使罗于赵。赵王郊迎,割五城以事秦。罗还报秦,封为上卿,不曾为丞相。相秦者是甘罗之祖甘茂。封罗后,遂以茂之田宅赐之。
共和
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见《姓氏考》
子产字子美(见《左传》注)
东坡放鱼诗:“不怕校人欺子美。”注者疑是杜少陵,则误矣。
蒙正住破窑
吕蒙正父龟图与母不合,并蒙正逐之。贫甚,投迹龙门寺僧,凿山岩为龛以居。今传奇谓同妻住破窑,殊为可笑。
日落九乌
乌最难射。一日而落九乌,言羿之善射也。后以为羿射落九日,非是。
汉寿
在四川保宁府广元县。汉封关公为汉寿亭侯。汉寿,邑名。亭侯,爵名。后人称寿亭侯者,误。
五大夫松
秦始皇登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松树之下,封其树为“五大夫”。五大夫,秦官第九爵。今人有误为五株松者,非也。
(贞去两点改夂)国
扬州漕河东岸有墓表,题曰“(贞去两点改夂)国公墓道。”(贞去两点改夂)音虔,与夏字相类,少一发笔,下作“又”。行人遂误为夏国公。盖明顾公玉之封号,赐地葬此也。
饭后钟
王播,字明扬。少孤贫,客游扬之木兰院,寄食僧斋。僧颇厌薄,乃斋罢而后击钟。播怒题诗于壁。今以为吕蒙正事,则非也。
马前覆水
太公望妻马氏,弃夫而去,后见太公富贵求归。命收覆水。今指为朱买臣,非。
女儿乡
吴败越,句践与夫人入吴,至此产女而名。今误传范蠡进西施于吴,与之通而生女,殊为可笑。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元史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