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记载
《晏子春秋》·八卷
旧本题齐晏婴撰。晁公武《读书志》:婴相景公,此书著其行事及谏诤之言。《崇文总目》谓后人采婴行事为之,非婴所撰。然则是书所记,乃唐人魏徵《谏录》、李绛《论事集》之流。特失其编次者之姓名耳。题为婴者,依托也。其中如王士祯《池北偶谈》所摘齐景公圉人一事,鄙倍荒唐,殆同戏剧。则妄人又有所窜入,非原本矣。刘向、班固俱列之儒家中。惟柳宗元以为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其旨多尚兼爱,非厚葬久丧者。又往往言墨子闻其道而称之。
薛季宣《浪语集》又以为孔丛子诘墨诸条今皆见《晏子》书中,则婴之学实出於墨。盖婴虽略在墨翟前,而史角止鲁,实在惠公之时,见《吕氏春秋·仲春记·当染篇》。故婴能先宗其说也。其书自《史记·管晏列传》已称为《晏子春秋》。故刘知几《史通》称晏子、虞卿、吕氏、陆贾,其书篇第本无年月,而亦谓之《春秋》。然《汉志》惟作《晏子》,《隋志》乃名《春秋》,盖二名兼行也。《汉志》、《隋志》皆作八篇,至陈氏、晁氏《书目》乃皆作十二卷,,盖篇帙已多有更改矣。此为明李氏绵眇阁刻本。
《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与《汉志》八篇之数相合。若世所传乌程闵氏刻本,以一事而《内篇》、《外篇》复见。所记大同小异者,悉移而夹注《内篇》下。殊为变乱无绪。今故仍从此本著录,庶几犹略近古焉。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别集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