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三 近腾诸彝说略
腾越密迩近诸彝,实滇西藩屏。而滇境大势,北近吐蕃,南皆彝缅,郡邑所置,介于其间,不过以声教羁縻而已。正统以来,经略南彝者,设宣慰司六,御彝府二,宣抚司三,州四,安抚司一,长官司二。如孟养阻负于西,最为荒僻,而缅甸、八百、老挝,地势濒海,木邦、车里、孟密,又在其内,业非羁縻所可制驭,而近听约束者,惟南甸、干崖、陇川而已。数十年频为缅患,如刁落参以南甸近彝,夺刁落宁之官,尚构缅内讧,为兵备胡公心忠所歼;岳凤父子以陇川舍目谋主多思顺之地,造逆犯顺,为参将刘綎所擒,边境赖以安。其后阿瓦日强,蚕食日多。幸抚彝同知漆文昌、知州余懋学,请大司马陈公用宾檄暹罗以弱缅,而腾获稍康。迨思正就戮,瓦酋猖獗,命思华据迤西,思礼据木邦,思绵据蛮莫,而内地渐为逆缅所窃。至若多俺席麓川之旧,附缅而叛天朝,参将胡显忠平之。多安民藉安酋、瓦酋之援,负固以拒天兵,兵备黄公文炳、参将董献策取之,腾之获存者,幸也!目今瓦酋枭悍称雄,诸彝悉听号召,倘经略失驭yù失去统驭的办法,其造乱者,尤有甚于昔也。为腾计者慎之,外芒市虽属府,近于猛稳为木邦辖,藏贼劫掠,腾境不安,所恃放廷臣防御之,而反罹其害。自后当重其责以弭mǐ变消除变乱,庶于腾少安云。
腾越附近地区的各族彝民,实际上是滇西的屏障。而滇省边境的大体形势,北边接近吐蕃,南面全是缅甸的彝人,设置府县的地区,介于其间,不过是用声威教化约束而已。正统年间(1436?1449)以来,经营谋划南部彝人的人,设置了六个宣慰司,两个御彝府,三个宣抚司,四个州,一个安抚司,两个长官司。如像孟养,在西面依仗险阻,最为荒凉偏僻,而缅甸、八百、老挝,地势濒海,木邦、车里、孟密,又在它们以内,已不是靠羁糜政策可以制服驾驭的了,而近处听约束的,唯有南甸、干崖、陇川而已。数十年来缅人频频为边患,例如刁落参因为南甸靠近彝人,夺了刁落宁的官位,还造成缅人内江,被兵备道胡心忠歼灭;岳凤父子以陇川头目的身份图谋掌管多思顺的领地,造反作乱,被游击将军刘蜓擒获,边境赖以安宁。那以后阿瓦日渐强盛,蚕食边疆的事日渐多起来。幸好主张安抚彝人的同知漆文昌、知州余愁学,请大司马陈用宾发檄文给退罗得以削弱缅甸,而腾越稍微获得平安。到思正被斩时,瓦酋猖撅,命令思华占据巡西,思礼占据木邦,思绵占据蛮莫,而且内地逐渐被叛逆的缅人所窃据。至于多俺席是麓川的旧部,归附缅人而反叛天朝,参将胡显忠平定了他。多安民凭借安酋、瓦酋的援助,依仗险要的地势以抗拒天朝的大军,兵备道黄文炳、参将董献策攻下了他,腾越得以存在,侥幸呀!如今瓦酋强悍称雄,各族彝人全听他的号召,倘若经营谋划丧失驾驭的办法,那些制造叛乱的人,更有比从前厉害的,为腾越谋划的人对这种形势要慎重!外边的芒市虽然隶属府中,近来把猛稳作为木邦的辖地,窝藏盗贼抢劫掳掠,腾越境内不得安宁,所依赖的是选择朝廷大臣防御他,但反而遭到他的祸害。自此以后应当加重镇边大臣们的责任以便消除变乱,差不多腾越能稍获安宁。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